中国政府网 | 宁夏政府网 | 银川政府网

| | 无障碍阅读

同阳新村:搬迁尝甜头 致富有出路

      发布日期:2018-08-13       保护视力色:          字体颜色: 【      绿】         恢复默认
  同阳新村是西夏区最“年轻”的村子之一,2012年5月起,8批共2900多名来自彭阳的移民陆续搬迁至此。

  从同阳新村村部出发,向南走20米,是社区老年人活动中心和民生服务中心;再向南走20多米可到达村卫生站和拥有40家商户、满足村民各种日常所需的商业街;向北走100多米便是幼儿园。几百米的“生活圈”中,还包括演出舞台、健身广场,以及该村的产业基地——同阳新村食用菌精准扶贫产业园。

  事实上,生活在同阳新村的村民不仅生活便利,收入和幸福感也节节攀高。

  先富带后富,致富路上结伴行

  “我们村有1200多名劳动力,基本上都外出务工了。去年村人均收入是7617元,村民的收入中,劳务输出占66%。现在村里有35名劳务经纪人,两家劳务输出协会。”同阳新村驻村第一书记王东说道。

  何志川就是其中一名劳务经纪人,去年他成立了劳务输出协会,并获评西夏区致富带头人。2014年,何志川家还是建档立卡户。父母年龄大,身体不好,一家人虽然勤劳能干,但由于没有致富的路子,全家只能靠何志川一人打零工维持生活。2015年,何志川家搬迁到了同阳新村。他思路开阔、干活认真负责,在务工之余,他还坚持自学建筑工程专业知识,村上组织各种技能培训他也总是积极参加,认真学习电工、焊工等各种实用技能。从2016年开始,利用务工时积累的人脉,何志川和本村部分村民,在建筑工地上承揽砌围墙、铺面包砖、园林绿化等小工程。经过自身的不懈努力,何志川从最初务工年收入2万~3万元到现在近10万元,于2016年底率先脱贫。

  然而,何志川觉得光自己富不算富,他想带动更多的村民共同致富。于是,去年3月他成立了宁夏振兴隆劳务有限公司,带领同阳新村村民到各建筑工地、绿化工程务工,先后组织80名村民务工,还组织部分妇女劳动力开展保洁、绿化等工作,带动村民每年增收2万~5万元。

  产业进村,未来可期

  父亲外出打工,哥哥工作离家远,是继续工作还是回家专职照顾偏瘫的母亲?一时让刘国玉很难抉择。此时,村部贴出的一张宁夏科衡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招聘启事解了刘国玉的燃眉之急。“我从家到公司走路3分钟,中午休息2个小时,我可以回家给我妈做饭、收拾家务。公司知道我家里情况特殊,上午还给我半个小时假让我回家看我妈。”刘国玉说道。

  将来会有更多村民像刘国玉一样在家门口就找到如意的工作。为实现精准扶贫,去年西夏区引进宁夏科衡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建设了同阳新村食用菌精准扶贫产业园,从事食用菌及研发工厂化自动温控培育。

  该园区分两期建设,一期建设4栋多层架自动温控温棚,二期建设菌棒生产线。目前,一期3栋温棚已投产使用,目前主要生产杏鲍菇、鸡腿菇、灵芝等食用菌。该公司董事长何应东介绍,待二期今年11月建成后,园区将走一二三产融合的路子,以附加值高、前景好的灵芝孢子粉深加工为主,并且以旅游观光和电商带动产品销售。届时,该园区不仅能解决100名文化程度低的妇女就业,还能每年给同阳新村分红100万元。据了解,今年同阳新村就可分红50万元,而去年该村一年的村集体收入为30万元。不仅如此,该公司还和中国农业大学等高校签订共建协议,定期来同阳新村对公司技术人员进行技术培训。

  “前两天,我们村和宁夏科衡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签订了共建协议,公司将对同阳新村开展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公益扶贫等。比如说,每年公司都会对村里新考入大学的学生每人给予1000元的资助。”王东说。

  物质和精神,一个也不少

  “乐器、服装、场地、舞台,什么都有,每年文化部门还派老师来村里教我们,这些年政府对我们文化活动的支持力度可不小。”同阳新村秦腔团的李志龙对记者说道。李志龙在老家时就爱唱秦腔,当时他们乐器、服装都是东借西凑的,唱得怎么样也全凭自己钻研。搬到同阳新村的这几年,李志龙觉得自己的秦腔唱得越来越好了。他和团里的其他23个团员逢年过节总会给村民唱上几场秦腔,有的时候他们还外出演出。

  同阳新村不仅文化活动搞起来了,村民的思想也发生了变化。王东举了一个例子,村民杨斌家有3个女儿,去年大女儿考上了大学,今年二女儿又考上了大学,三女儿正在上高中。然而,杨斌并没有因为经济压力阻止女儿们继续受教育,而是告诉王东,不管男孩还是女孩,都要上学才有未来。

  近年来,为了提升村民的精神文明水平,同阳新村想了很多方法,比如在村子的巷道摆放磨盘等旧物、收集移民旧物开设农耕文化展览馆,以对村民进行感恩教育;同阳新村的巷道及路灯上,都贴有移风易俗的标语;成立红白理事会,帮助村民树立婚丧新风,防止因高价彩礼返贫。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