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走进西夏

西夏区

发布日期:2025-01-21

【打印正文】

字号: [小][大]

银川市西夏区总面积1129.3平方公里,东起包兰铁路,西至贺兰山口轴线,南临永宁县,北接贺兰县,是银川市面积最大市辖区。下辖2镇7街,18个行政村、66个社区,有行政事业单位180家,非公企业88家,社会组织82家。常住人口45.61万人(城镇人口42.69万人、农村人口2.92万人),城镇人口占比93.6%。2024年,全年地区生产总值下降5.4%,实现生产总值491.02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下降13.4%;固定资产投资下降5.1%;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4.5%;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4.1%和6.4%。

──着力打造创新驱动策源地。西夏区是宁夏大中专院校聚集区,有宁夏大学、北方民族大学等大中专院校15所,在校学生近15万人,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9家、科技型中小企业99家,自治区科技领军企业、雏鹰企业、瞪羚企业14家。贺兰山实验室建成投用。依托第三届教育发展联盟年会举办契机,27项产学研合作全面攻关,登记科技成果367项。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49.14件,R&D投入强度达5.33%,连续6年领跑全区。被认定为自治区首批县域创新改革试点县(区)。

──着力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西夏区交通优势明显,辖区有银川火车西站、银川铁路南货运站,包兰铁路纵贯其中,银新、银西专用线与其接轨,特别是按照国家“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规划,银川站是银西铁路、包银铁路、巴银铁路、太中银铁路和包兰铁路始发终到站。包银高铁宁夏段建成通车,银巴高铁、南线物流通道等重点项目加快建设宁夏—天津港“一单制”铁海联运图定班列正式开通,覆盖12个国家50个港口城市,银川国际公铁物流港支撑银川乃至宁夏枢纽高质量发展。

──着力打造贺兰山生态保护示范区。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切实扛起保护生态环境政治责任,坚持“四尘同治”“五水共治”“六废联治”,实施天地支护VOCs治理等生态环保项目19个,关停“散乱污”企业4家,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287天,同比增加12天。典农河西夏区段断面水质平均值达到III类标准,北郊水源地水质稳定达标,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超90%。实施30余处历史遗留矿坑修复,完成国土综合整治5.38万亩,治理水土流失7000余亩,废弃矿坑变为“聚宝盆”,生态修复经验在全国推广应用。实施天然林保护5.73万亩,建设村庄绿化带1.1万亩,完成人工造林、退化林修复1350亩,森林覆盖率达13.68%,稳居全市首位。深入实施“碳达峰”十大行动,完成北方清洁能源取暖项目5个74.9万平方米,分布式光伏累计并网容量达72.2MW,中石油宁夏石化公司、昊苑村获评自治区碳达峰试点。坚持“四水四定”,工业再生水回用率突破40%,万元GDP用水量同比下降5%。富邦印刷等5家企业获评自治区绿色工厂。

──着力打造葡萄酒产业示范区。贺兰山东麓是世界公认的葡萄种植“黄金地带”,被确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区”。2020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宁视察期间,亲临西夏区考察指导工作,就葡萄酒产业发展等工作提出殷殷期望,并明确了让宁夏葡萄酒“当惊世界殊”的发展定位。近年来,西夏区坚持葡萄产业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战略,不断强化基础设施建设,葡萄种植面积达到4.6万亩,建成特色酒庄26家,列级酒庄总数达到14家,列级酒庄数约占54%,年产葡萄酒2000万瓶以上。2024年,张裕龙谕酒庄、志辉源石酒庄、格莉其酒庄3家酒庄A级景区共接待游客67.71万人次,收入2430.70万元,葡萄酒综合产值达78亿元。

──着力打造文旅融合示范区。2016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宁夏视察工作时指出“发展全域旅游,路子是对的,要坚持走下去”。西夏区地处宁夏西线黄金旅游带,旅游资源丰富,素有“贺兰山阙,雄关屏障”的美誉,辖区有国家A级以上景区12家(5A级景区1家,4A级景区5家),星级乡村旅游示范点12家(五星级乡村旅游示范点3家),星级酒店3家(4星级酒店2家,3星级酒店1家)。近年来,西夏区致力于打造文旅深度融合的典范,用好用活贺兰山、黄河、西夏陵等文化资源,一体化打造沉浸式、体验式全域特色旅游项目,“旅游+”融合不断创新发展,文旅、酒旅、体旅深度融合,“贺兰山下、最美西夏”品牌美誉度日益增强,先后荣获“中国贺兰砚之乡”“中华诗词之乡”“全国体育旅游精品目的地”等荣誉称号。2024年,接待游客1490万人次,实现旅游花费10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6.43%和20.91%。

──着力打造社会治理示范区。积极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制定基层治理“1+6”实施方案,搭建“数字西夏”管理平台,建成全区首家“社会治理智慧指挥中心”,实现为民服务“最多跑一次、最多跑一地”,社会治理智慧化、信息化、智能化、精细化水平不断提升。深入开展矛盾风险大排查大化解大整治专项行动,化解成功率达99.09%。建成宁夏首个未成年人社区矫正观护基地,荣获自治区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区。药品领域“三跨协同”综合监管和校园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走深走实。

──着力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点10个,“石榴籽红 共产党亲”结亲互助项目成功入选全国“多民族群众互嵌式社区建设”试点。在打造铸牢示范样板上突破提升,深化共有精神家园建设、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宗教事务依法治理,有形有感有效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

──着力打造“东数西算”宁夏枢纽智算能力保障中心。锚定“‘东数西算’宁夏枢纽智算能力保障中心”战略目标,加快西夏区“东数西算”重点项目建设,推动算力与电力协同布局、共同发展。全市首个高性能AI训练集群入驻中建材互联网产业园,建成全区首个5G—A载波聚合示范站,部署标准机架4370个,算力基建持续完善。

扫一扫 手机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