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走进西夏

经济发展

发布日期:2025-01-21

【打印正文】

字号: [小][大]

2024年是西夏区发展史上极其不易的一年,也是负重拼搏的一年。面对国内经济结构性、周期性问题的复杂变化及我区工业独大的产业结构现状,叠加晶硅行业龙头企业持续控产减产、中石油宁夏石化公司周期性停产检修、房地产开发投资大幅下降等多重不利因素集中影响,经济发展承压前行。但全区上下顶住外部压力、克服内部困难,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在区市党委、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牢牢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着力扩大内需、优化产业结构、提振市场信心、防范化解各类风险,经济运行止跌趋稳,工作成绩可圈可点,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全年地区生产总值下降5.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下降13.4%;固定资产投资下降5.1%(增长5.3%<不含银川经开区西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4.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3%;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4.1%和6.4%。

这一年,我们毫不动摇抓发展,经济大盘更加稳健。惠企政策精准兑现。全面落实中央、区市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各项政策措施,制定激发市场活力、项目建设、技术创新等一揽子政策措施104条,累计为经营主体兑现奖补资金达1000万元,减免各类税费3971万元。搭建“政银企”平台,支持小微企业融资10.8亿元,发放各类助企贷款1.4亿元,以“真金白银”惠企利民。项目建设扎实推进。深入开展“项目投资攻坚年”活动,八一110KV输变电工程等115个重点项目落地建设,81个项目建成投用。全年“四争”到位资金20.16亿元,超额完成目标任务31.68%。招引中建材云网一体化等92个项目落地,到位资金超58亿元,实现“内招外引”双向突破。消费潜力加速释放。推出新建商品房购房补贴等有力举措,新增成交面积1.2万平方米。“青年消费季”等138场促消费活动反响热烈,南华时光街等4条特色商业街区焕发新颜,滚钟口“日出之约”等特色文旅活动走红破圈,旅游综合收入首次突破百亿元,全年接待游客、旅游总花费分别增长16.43%和20.91%。“漫葡·看见贺兰”全国十大文旅经济创新案例、自治区级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县(区)等一批“国字号”“宁字号”荣誉纷至沓来。

这一年,我们奋楫争先扩增量,产业体系更加丰富。工业集约集聚。新增农垦饲料等规上工业企业12家。晶钰10000千米金刚线、吉洋绿储储能电站、杞里香枸杞精深加工等“三新”产业项目加快建设,全球单体最大单晶硅智慧化工厂、最大石墨焙烧设备集群、首条富锂锰基正极材料产线建成,“三新”产业实现产值276亿元。科德数控高端机床生产基地等项目稳步推进。新增欧晶科技等数字化车间5家、威力传动等智能工厂2家,宁夏巨能机器人获全国智能制造创新大赛“最具投资价值奖+优秀奖”。西夏区装备制造产业被认定为自治区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农业育特育强。建成高标准农田2.1万亩,粮食总产量9.7万吨,超额完成自治区下达任务。玉麓酒庄等14个“世界葡萄酒之都”建设项目接续开工,新增酿酒葡萄种植面积1570亩,志辉源石等3家酒庄入选2024胡润中国葡萄酒十大酒庄。争取产业补贴3437万元,肉牛存栏量达2万头,生鲜乳年产量达14万吨。建成自治区级枸杞良种繁育基地,枸杞全产业链综合产值达36亿元。改造日光温室92栋,冷凉蔬菜产量达3.88万吨,俏销粤港澳市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同比增长5%。现代服务业融合融通。润恒冷链物流园保鲜库改造等7个仓储物流项目竣工投用,货物收发量突破1.6亿单。积极引入悦兰山等5家品牌酒店,实施贺兰山宿集、夏多兰酒庄提升等酒旅融合项目,打造贺兰山冰雪大世界等体旅融合新地标,镇北堡镇获评自治区小城镇服务业集聚区。“村中古韵·西夏名胜”入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现代服务业占GDP比重突破30%。数字经济赋智赋能。全市首个高性能AI训练集群入驻中建材互联网产业园,建成全区首个5G—A载波聚合示范站,部署标准机架4370个,算力基建持续完善。“我找车”物流平台注册车辆达189万辆、增长23%,电子商务网络交易额达75亿元以上、增长5%。深挖应用场景构筑数字应用生态,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突破100亿元。

这一年,我们持之以恒强创新,科教品牌持续擦亮。教育供给不断优化。实施教学设施改造提升项目18个,新建西夏区二十二小学、金樾府幼儿园等学校3所,新增学位1440个,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94%以上。组建城乡一体化教育集团23个,培养骨干教师201名,上调临聘教师工资待遇幅度达86.3%。华西中学荣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西夏区入选全国首批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科创引领不断彰显。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9家、科技型中小企业99家,自治区科技领军企业、雏鹰企业、瞪羚企业14家。贺兰山实验室建成投用。依托第三届教育发展联盟年会举办契机,27项产学研合作全面攻关,登记科技成果367项。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49.14件,R&D投入强度达5.33%,连续6年领跑全区。人才支撑不断夯实。持续打造“西才聚”人才服务品牌,承办东西部协作部分城市人力资源交流银川大会。大力引育“塞上工匠”、高精尖缺人才、学术技术带头人等各类高层次人才59名、重点产业人才6000余名,非遗传承人张璟获评全国首批乡村工匠名师。西夏区获批自治区“塞上江南人才温馨服务工作站”试点县(区)。

这一年,我们蹄疾步稳推改革,发展动能积聚壮大。重点改革持续深化。“六权”改革多点突破,完成中西部地区VOCs排污权交易“第一笔”、全区碳普惠交易“第一单”,颁发全区农村宅基地交房即交证“第一证”、全市山林经营权“第一票”,促成用水权累计交易28笔992万元。国企改革破题起势,润夏集团利润总额增长266%。园区改革成果丰硕,银川中关村双创园成为全区首个百亿级服务业园区。乡镇(街道)权责清单试点工作经验在全国推广。开放步伐全面加快。宁夏—天津港“一单制”铁海联运图定班列正式开通,覆盖12个国家50个港口城市。包银高铁宁夏段建成通车,银巴高铁、南线物流通道等重点项目加快建设,银川国际公铁物流港支撑银川乃至宁夏枢纽高质量发展。营商环境稳步提升。以“高效办成一件事”推动政务服务改革升级,在全国首推葡萄酒产业“一链通办”新模式,“怀远小厅”“政企微客厅”等“增值化”政务服务品牌广受好评。全面推行“周末不打烊”“数字门牌”“顺路送达”等系列便企利民措施,新增经营主体5862户,总数达3.5万户。

这一年,我们统筹兼顾促融合,城乡面貌焕然一新。空间布局更加优化。坚持城乡一体协调发展,教育小镇及火车西站等5个城市片区详细规划,镇北堡镇及兴泾镇2个乡镇详细规划,20个行政村及国有农场村庄规划动态更新、应批尽批。城市更新加速蝶变。有力保障盛世学府等8个房地产项目推进建设,383亩低效用地转化为高价值资源。梦园小区、风华小区等10个老旧小区、棚户区旧貌换新颜,书香苑、机床厂2个完整社区试点项目成功打造,累计惠及居民3万人。南部片区海绵城市示范项目、文萃街及金波街规划路地下管网工程顺利完工,更新改造燃气管道11.8公里。新增绿地面积6.38万平方米、停车泊位1126个、充电桩322个,整顿完成7个无物业小区,城市品质不断提升。乡村振兴再结硕果。统筹各类资金1.94亿元,实施移民致富提升和产业发展项目134个,9个村集体经济收入超百万,带动2.3万农民就业增收。脱贫人口、监测对象收入分别增长14%、11.3%,实现“两个高于”目标。争取资金2440万元实施农村饮水安全保障项目,妥善解决1129户农村群众饮水问题,累计改造户厕2.1万户,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3%。昊苑村获评全国美丽休闲乡村。

这一年,我们标本兼治守红线,生态底色更加靓丽。污染防治多点用力。坚持“四尘同治”“五水共治”“六废联治”,实施天地支护VOCs治理等生态环保项目19个,关停“散乱污”企业4家,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287天,同比增加12天。典农河西夏区段断面水质平均值达到III类标准,北郊水源地水质稳定达标,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超90%。生态修复坚决有力。实施30余处历史遗留矿坑修复,完成国土综合整治5.38万亩,治理水土流失7000余亩,废弃矿坑变为“聚宝盆”,生态修复经验在全国推广应用。实施天然林保护5.73万亩,建设村庄绿化带1.1万亩,完成人工造林、退化林修复1350亩,森林覆盖率达13.68%,稳居全市首位。绿色转型靶向发力。深入实施“碳达峰”十大行动,完成北方清洁能源取暖项目5个74.9万平方米,分布式光伏累计并网容量达72.2MW,中石油宁夏石化公司、昊苑村获评自治区碳达峰试点。坚持“四水四定”,工业再生水回用率突破40%,万元GDP用水量同比下降5%。富邦印刷等5家企业获评自治区绿色工厂。

这一年,我们夯基扩面补短板,民生福祉显著改善。就业创业提质提效。出台“稳内拓外就业19条”,举办就业稳岗活动92场次,完成职业技能培训2000人,发放全民创业担保贷款1764万元,城镇新增就业9866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7963人,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医疗健康优质优享。国家中医疫病(宁夏)防治基地开工建设,北京西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朔方路社区医院建成投用。新增中医馆(阁)8家,基层中医诊疗实现全覆盖。率先完成全区城市医联体内药械统一招采。获批全国基层医疗高质量发展援建工程试点区。文体事业同频同进。新增城市阅读空间17处,红酒街城市书屋揭牌运营,西夏陵博物馆晋升国家一级博物馆。宁夏首家中小学校内青少年游泳训练基地落户中关村小学,贺兰山极限运动公园、贺兰羿射箭主题综合运动中心等体育阵地“多点开花”。贺兰山东麓半程马拉松路跑双季赛等70余场次赛事活动精彩纷呈。西夏陵申遗顺利通过国际申遗专家现场验收。社会保障有力有效。发放各类救补资金4700余万元,26项医保服务事项刷脸即办,改造提升社区食堂11个,实施居家养老智慧化改造196户,80名困境儿童全部落实县乡村三级包保关爱服务,每千人口婴幼儿照护托位数达4.59个。宁夏首家“全国残疾人按比例就业基地”成功落户。

这一年,我们上下齐心保稳定,平安建设全面升级。安全韧性显著提升。全面启动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城镇燃气、电动自行车、校外托管机构等专项整治成效明显,累计排查整治各类风险隐患6183条,全年未发生重大安全生产事故。贺兰山东麓防洪体系及城市排涝系统不断完善,高家闸沟(一期)治理等9个防洪工程全面完工,“8·8”成功避险避灾案例获应急管理部通报表扬。风险防范成效显著。圆满完成年度政府化债任务,实现债务规模、债务率、债务风险等级“三下降”,化债力度和额度为历年最大。出清“伪持牌”“伪金交”机构7家。扫黑除恶斗争常态化开展,刑事、盗窃、电信诈骗案件分别下降18.71%、22.28%、29.88%。完成“保交房”407套。社会治理持续加强。深入开展矛盾风险大排查大化解大整治专项行动,化解成功率达99.09%。建成宁夏首个未成年人社区矫正观护基地,荣获自治区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区。药品领域“三跨协同”综合监管和校园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走深走实。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点10个,“石榴籽红 共产党亲”结亲互助项目成功入选全国“多民族群众互嵌式社区建设”试点。

扫一扫 手机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