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走进西夏>文化>非遗文化

西夏区:非遗遇上现代创意 碰撞展现新兴活力

发布日期:2025-06-16

【打印正文】

字号: [小][大]

6月15日,由中共银川市西夏区委宣传部、西夏区文化旅游体育广电局主办的2025年西夏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在西夏万达广场开幕。本次以“融入现代生活——非遗正青春”为主题的活动,通过20项非遗技艺展演、沉浸式互动体验及创新文艺演出,为市民打造了一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融的文化盛宴。

动手做一次“非遗好物”。

活动现场,非遗传承人化身“文化使者”,用匠心演绎千年技艺。糖画传承人以勺为笔、糖浆为墨,在石板上挥毫泼墨,转眼间生肖动物、花鸟虫鱼跃然“板”上;贺兰砚制作技艺传承人指尖流转间,青灰色石料逐渐显露出山水意境;布艺匠人将零碎布料幻化为惟妙惟肖的十二生肖香囊,引得围观群众啧啧称奇。

非遗变脸。

最受青少年欢迎的当数皮影戏展区,传承人一边操纵影人演绎《西游记》经典桥段,一边讲解光影原理,让传统艺术焕发现代科普魅力。

服装展演。

在文化演艺区,传统与现代的跨界碰撞点燃全场。老战士艺术团带来的时装走秀《家乡美》,将非遗刺绣元素融入时尚服饰设计,模特们身着马尾绣旗袍、盘扣西装穿梭T台,赢得阵阵掌声。川剧变脸大师的神秘亮相掀起高潮,瞬息万变的脸谱令观众惊叹不已。原创宁夏坐唱《塞上江南》、杂技《八步转》等节目,则用本土艺术形式讲述黄河故事,展现西夏区深厚的文化底蕴。

花儿唱响贺兰山。

活动现场设置的20个非遗展位前人头攒动,糖画、刺绣、剪纸等摊位前排起长龙。带着孩子体验拓印技艺的市民张向阳表示:“以前觉得非遗离生活很远,今天带孩子亲手制作贺兰石印章,才发现传统技艺这么有趣。希望这样的活动越来越多,让孩子们从小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

现场演出精彩纷呈。

“希望通过创新传播方式,让非遗走出博物馆、走进百姓生活。今年特别增设‘Z世代非遗体验官’环节,鼓励年轻人用镜头记录技艺传承,用创意激活文化基因。”西夏区文化旅游体育广电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系列活动将持续至6月底,涵盖非遗进校园、短视频大赛、文创市集等多项内容。

近年来,西夏区积极探索“非遗+”发展模式,推动传统技艺与旅游、教育、科技等领域深度融合。通过建立非遗工坊、开发文创产品、培育传承人才等措施,让古老技艺焕发新生机。据统计,西夏区现有国家级非遗项目1项、自治区级12项,市级35项,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文化生态保护体系。(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 张雪梅)

扫一扫 手机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