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116401030100939332/2025-00180 | 文号 | |
---|---|---|---|
发布日期 | 2025-05-28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所属分类 | 重点工作 | 效力状态 | 有效 |
责任部门 | 北京西路街道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关乎社会稳定与人民幸福。北京西路街道以“塞上枫桥”基层法治工作机制为牵引,以“三个提升”为抓手,创新构建“党建引领、多元共治、服务为民”的基层治理新格局,实现“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的治理成效,群众满意度持续提升。
提升治理效能,筑牢基层治理“主心骨”。坚持党建引领,构建“街道党工委统筹—政法委员落实—综治中心负责—社区协同—社会力量参与”的一体化法治工作机制。通过“五级联动”压实责任,依托9个社区、123名治保委员每日巡查、“社区民警+志愿服务队”定期排查、“物业人员”在岗联查,织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隐患防控网。强化党员先锋作用,推行“党员包楼栋”机制,组建由党员骨干、网格员、调解员组成的快速响应队伍,实现矛盾纠纷“发现即介入、介入即化解”。2025年以来,累计化解矛盾纠纷1119件,化解率达100%,居民诉求办结率、满意率均达96%以上,切实将党的领导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
提升治理能力,打造基层治理“共同体”。深化“众人事众人商”理念,凝聚多元共治合力。整合辖区资源,组建9支“1+N”平安北西建设志愿服务队、10支群防群治志愿服务队,吸纳社区网格员、律师、调解员、退休老党员、社区民警等200余名骨干力量,形成“专业+志愿”协同治理模式。创新“三官一师一员”(警官、法官、检察官、律师、调解员)融合调解机制,针对重大矛盾纠纷召开综治中心联席会议,通过“一案一策”精准化解疑难问题。协同建设巷社区依托“红色议事亭”“党群温馨庭院”搭建起反映群众意愿、贴近群众需求的服务平台,创新“党建+议事协商”模式,改造银巴小区停车棚,切实解决居民停车难、充电难问题。
提升阵地建设,搭建基层治理“连心桥”。紧扣社会治安风险隐患和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重点任务,统筹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打造多元化矛盾纠纷化解新平台,集成群众接待、视频调度、法律咨询、视频监控等功能,实现群众诉求“一窗受理、分类处置、全程跟踪”。推行“服务+普法”双轮驱动,在化解矛盾中嵌入法治教育,通过“以案释法”“法律讲堂”等形式开展普法活动32场次,覆盖居民5000余人次。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创新“民生微实事”机制,依托综治中心平台解决老旧小区基础设施、停车位规划等民生问题72件,惠及居民2900户。
扫一扫 手机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