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府信息公开>部门信息公开目录>西夏区贺兰山西路街道办事处>法定主动公开内容>重点工作

索 引 号 11640103735995299B/2025-00050 文号
发布日期 2025-06-09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所属分类 重点工作 效力状态 有效
责任部门 西夏区贺兰山西路街道办事处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政策托底+就业赋能”双轮驱动 贺兰山西路街道创新帮扶模式

发布日期:2025-06-09

【打印正文】

字号: [小][大]

今年以来,贺兰山西路街道聚焦困难群体中的“可发展对象”,创新构建“政策托底+就业赋能”双轮驱动模式,成功实现从“输血式”救助向“造血式”帮扶的转型,开辟出发展型救助新路径。截至5月,已助力27户低保家庭通过就业实现收入提升,其中4户家庭主动退出低保,实现了靠双手吃饭,用劳动致富。

“政策这么暖心,我们更要自己使劲!”同阳新村的虎粉芳主动递交退保申请时感慨。她的话道出了许多困难群众的心声——在暖心政策的支持下,他们更愿意通过自身努力改变生活。针对困难群体存在的“怕断保”心理,街道创新实施“3+12”梯度渐退机制,对人均收入略超标准的家庭给予3个月缓冲期,特殊困难群体更是延长至12个月。同时,街道还开发乡村公益性保洁岗位,帮助虎粉芳实现照料女儿与稳定就业两不误。这一机制既保障了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又有效激发了他们的内生动力。

在筑牢政策保障基础上,街道创新构建“造血式”就业帮扶体系,让更多困难群众实现了人生蜕变。“现在靠双手能养活自己!”从低保户成长为技术骨干的郭春红自豪地说。针对重度残疾人就业难题,街道与江海洋仁德康养中心合作打造“托养+辅助就业”模式,已帮助5名重度残疾人转型为产品包装技工,在获得专业照护的同时实现人均月增收1500元。与此同时,芦花苑社区将“小蒜头”做成“大文章”,推出“技能速成+日薪现结”手工剥蒜项目,带动65名低保对象参与其中。“剥蒜钱够我和老伴在社区食堂吃热乎饭。”低保户丁阿姨的朴实话语,道出了“指尖经济”给生活带来的切实改变。

“肖师傅夫妇的按摩手法特别专业。”在兴洲北街社区“残疾人创业吧”,盲人夫妇肖强(化名)和刘红(化名)凭借按摩手艺在社区免费提供的创业点位上实现了自主创业,不仅每月稳定增收500元,更以专业贴心的服务赢得居民好评。肢体残疾的米朵(化名)夫妇则推出6元爱心理发服务,为80岁以上老人免费理发。他们从受助对象转变为社区服务力量,实现了“保障性创业+公益性服务”的有机融合。

这些生动案例展现了街道深化“就业赋能+能力建设+社区融入”全链条机制的成效,形成了“助人自助”的社区治理新模式。

贺兰山西路街道党工委书记于颖表示,将持续深化“就业优先型”救助改革,构建“政策保障兜底线、就业增收防返贫、持续发展促共富”的三维长效机制,推动困难群众在共同富裕道路上,实现从生存型保障向发展型增收的跨越升级。

扫一扫 手机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