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社区居委会、各卫生服务机构、各相关部门:
现将《西夏区怀远路街道精神卫生综合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银川市西夏区怀远路街道办事处
2018年2月25日
(此件公开发布)
西夏区怀远路街道精神卫生综合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为全面推进街道精神卫生工作发展,规范精神卫生服务,维护精神障碍患者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关于2015年加强肇事肇祸等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救治救助工作的实施意见》、《西夏区落实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监护责任及补贴管理工作实施方案(暂行)》(银西综治办发﹝2016﹞48号)文件精神,结合街道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及措施
(一)总体目标。
健全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精神卫生综合管理工作机制;完善精神障碍预防、治疗和社区精神康复体系;推动贫困精神障碍患者救治救助、社区精神康复以及突发事件心理救援等重点工作,提高街道精神卫生综合管理工作能力,逐步完善综合管理工作机制及服务体系,稳步推进街道精神卫生综合管理工作。
(二)具体目标。
2018年要完成以下工作要求:
1.健全和完善政府领导、综治、卫计“双牵头”、部门合作、社会参与的精神卫生综合管理工作机制。街道建立由综治办、派出所、民政、人社(劳动保障事务所)、卫计站、残联、社区居委会、卫生服务中心等为主的精神卫生综合管理小组。
2.建设完善社区康复服务体系。依托社区及卫生服务中心现有资源,建立完善精神障碍患者康复服务体系。建立社会志愿者组织或队伍,吸引专业精神科医生、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参与精神障碍患者社区康复服务。以社区为单位,逐步提高居家患者社区康复参与率。
3.提高精神障碍患者医疗救助保障水平。街道人社(劳动保障事务所)做好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精神残疾康复等政策衔接与服务对接,发挥联动效应。
4.加强精神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每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有专兼职精防人员,至少有1名经过精神卫生专业培训的全科医师及社区应配备1名精神卫生专干协助。以提高心理卫生服务能力,为居民提供有效的精神、心理等咨询服务。建立由辖区精神卫生专业机构、精防管理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社会工作者和社区民警等组成的心理危机干预队伍。
(三)落实三项措施。
1.打造“网格化”精神卫生管理服务。实施多部门参与的管理制度,进一步提高患者报告率,按定期摸排运转模式开展精神障碍患者管理工作。
2.构建信息共享平台。加强综治、派出所、卫计站、民政、残联等站办所之间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信息互通互换,及时掌握患者信息,切实做到联防联控。
3.加强精神卫生健康促进工作。卫计站要制订本辖区精神卫生健康教育计划。依托辖区卫生服务中心、学校等,采取多种宣传手段,扩大宣传教育覆盖范围,普及心理卫生知识,减少大众对精神障碍和心理行为问题的认识误区。
二、明确部门职责
建立精神卫生综合管理组织及联席会议制度,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筛查,病情不稳定患者实施个案管理;落实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治疗、康复、救助、帮扶和应急处置等工作;为辖区内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办理医疗等保险。具体分工如下:
综治办:加强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救治救助管理工作的组织协调、督导检查,并将救治救助管理工作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平安建设)的考核,同时建立通报制度。(责任人:马卫东、马蕾)
派出所:负责接警中涉及有危险性或倾向的疑似精神障碍患者的送诊;对依法应当实施住院治疗的患者,其监护人有阻碍实施住院治疗或者患者擅自脱离住院治疗情形的,协助医疗机构对患者实施住院治疗;被人民法院决定强制医疗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应在公安机关强制医疗所或由政府指定的精神卫生医疗机构执行强制医疗;协助卫生计生部门对治愈出院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进行随访管理,督促监护人落实日常监管和治疗措施。配合开展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筛查;配合街道开展个案管理。开展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信息共享。(责任人:李国平、王利永、李 刚)
卫计站:做好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发病报告、监测预警工作;健全管理治疗网络,协助社区卫生服务站加强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社区治疗康复管理工作。(责任人:肖文静、谢金凤、牛睿)
劳保所:落实保(所)外就医人员中贫困或肇事肇祸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治疗和医疗救助工作,对保(所)外就医中贫困或肇事肇祸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应会同卫生计生等部门将其纳入居住地管理,并落实其治疗和医疗救助工作。(责任人:肖文静、王平峰)
民政:落实城市“流浪乞讨”、“三无”等精神障碍患者的生活救助,进一步完善贫困和流动有肇事肇祸倾向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医疗救助政策,落实相关医疗救助。落实持证精神残疾人救助政策,维护精神残疾患者的合法权益,实现与多部门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信息共享。(责任人:肖文静、李永祥、刘萍)
残联:负责受理精神障碍患者残疾证的办理和登记工作,积极利用国家有关项目和惠及残疾人的优惠政策,为辖区内贫困精神障碍患者药物治疗和住院治疗提供帮助;组织开展精神残疾康复工作,为精神残疾患者的康复治疗提供场地和帮助。(责任人:肖文静、董丽荣)
卫生院(卫生服务中心):主要承担患者信息收集与报告,开展患者线索调查、登记、上报,建立患者健康档案。开展医生培训和绩效考核。对登记已确诊的患者建立健康档案。定期随访患者,指导服药,同时开展家庭医生的签约服务资料。(责任人:白雪飞、李国新、王玉琴)
各社区:对辖区内精神病人进行齐抓共管;掌握辖区内精神病人的底数和具体情况,定期向领导小组办公室、派出所、综治部门通报精神病人变动情况(包括新发现、迁入、迁出、住他处、住院、死亡等);对失访的重性精神病人,尤其是肇事肇祸倾向的重性精神病人必须搞清去向;将必须住院治疗的精神病人全部送院治疗;对在家看护的重性精神病人,居委会同社区民警、精防医生、残联专干与其监护人签订责任状,加强看护;对无监护人的,居委会要履行监管职责。对无监护人、生活无着落、流浪社会的精神病人及时送民政精神病院流浪乞讨精神病人收治病区。(八一社区责任人:徐虹霞、张婷;金阳社区责任人:王樊、王越梅;农牧场社区责任人:马丹、樊雪伟;赛马社区责任人:冯瑞梅、刘晓庆;艺校社区责任人:梁登宁、王璐)
三、工作要求
进一步完善“政府领导、部门协作、分工负责、共同促进”的精神卫生长效工作机制,落实工作督查和责任追究制度。各相关部门要分工负责、密切配合,切实履行职责,发挥主导作用。各相关单位要针对日益突出的精神卫生问题,在各自职责范围内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共同推进辖区精神卫生事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