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116401030100940046/2024-00149 | 文号 | |
---|---|---|---|
发布日期 | 2024-10-25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所属分类 | 部门文件 | 效力状态 | 有效 |
责任部门 | 银川市西夏区发展和改革局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全面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宁夏回族自治区安全生产条例》、自治区党委十三届四次全会、银川市委十五届八次全会精神,进一步夯实西夏区发展改革领域安全生产工作基础,有效防范遏制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根据《西夏区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总体方案(2024—2026年)》要求,结合发改系统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通过三年治本攻坚,发展改革领域统筹发展和安全的理念进一步强化,坚守安全红线的意识更加强烈,减少重大安全风险、消除重大事故隐患的积极性主动性显著增强;针对油气长输管道保护、电力风险隐患、铁路道口监管的“人防、技防、管理防”措施落地见效,保障安全生产的作用进一步加强。2024年底前消除2023年及以前排查发现的油气长输管道占压、电力重大隐患;2025年底前有效遏制油气长输管道保护风险、电力安全隐患、铁路道口隐患增量;2026年底前形成各领域风险隐患动态清零的常态化机制;行业领域本质安全生产水平大幅提升,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平稳向好。
二、主要任务
(一)加强源头管控力度
1.把安全生产作为统筹发展改革全局工作的重要内容,在基础设施布局、重大生产力布局、产业政策导向、城乡区域发展规划、社会事业发展、资源环境政策等重大事项中,牢牢把住安全关口,不断强化安全发展导向,把安全论证、安全评价等作为决策建议的重要依据。
2.把安全生产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年度计划,并协调有关部门组织实施。在新建建设项目核准时,督促生产经营单位落实安全生产措施。
(二)加强油气长输管道保护
3.督促管道企业在管道建设选线时,加强与国土空间规划、交通运输、生态红线等主管部门的沟通衔接;监督管道企业做好对影响管道安全的第三方施工监护管理,及时与施工企业签订安全防护协议,落实安全施工管理措施。
4.督促管道企业全面排查管道线路中心线两侧五米范围内修建建(构)筑物、堆放重物、种植深根植物等占压问题,建立占压台账,与发改局及属地镇街做好衔接,明确清理方案,将清理任务和责任落实到人,限期完成。
5.监督管道企业依据人员密集型高后果区风险评价报告,提高管道本体及附属设施安全可靠性;各有关部门要依法加强涉及大口径、高压力油气输送管道项目的可行性论证和审核,认真管好人员密集型高后果区存量,严格控制人员密集型高后果区增量。
(三)加强电力安全管理
6.对依法取得核准、备案文件的综合利用自备电厂定期开展安全检查,督导企业加大安全生产资金投入,严格落实企业、车间和班组三级安全培训教育,未经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通过企业自查、属地检查、“回头看”等方式确保安全检查问题得到彻底整改。
7.联合应急管理局等单位,做好增量配电网电力工程项目建设、运行全过程的安全监管工作,压实企业主体责任,将增量配电网电力安全监管纳入电力安全生产日常监管范围,协调国网西夏区供电公司依法依规做好增量配电网运行安全管理工作的日常监管指导工作。
(四)加强铁路道口安全监管
8.每年组织开展至少一次铁路道口从业人员及管理人员安全培训教育,以一线铁路道口从业人员为重点,严格落实从业人员经专门的安全培训持证上岗作业规定,强化规章制度学习和应急处置培训,进一步提高安全培训质量,确保从业人员全面了解和掌握本岗位安全风险和相关防范措施,切实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素质和业务技能。
9.会同相关部门加强对道口警示标志、道口信号机、道口栏木、报警装置等设施设备规范化、标准化管理,完善道口安全管理规章制度落实。加大道口日常检查力度,严格规范道口标准化作业,严防道口发生脱岗、空岗等行为造成道口无人值守,切实防范铁路道口安全运行风险,切实提高本质安全管理水平。
10.加强对铁路道口消防安全管理,推进道口灭火器配备全覆盖,严防严查电动自行车室内停放充电,空调、电暖器超负荷用电,私拉乱接电线等进行重点排查整治,严防发生电器及线路短路引发火灾、人身触电伤害等事故,对潜在风险隐患及时消除,坚决预防道口火灾事故发生。
(五)加强本质安全建设
11.进一步压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督促企业主要负责人严格落实法定职责,带头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落实《生产经营单位全员安全生产岗位责任指导清单》,建立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行业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必须持证上岗,并建立《特种作业人员档案》。督促健全完善特种作业审批制度,严格履行电气焊等动火作业审批手续,严格遵守消防安全操作规程,严格落实消防安全措施检查和作业过程监督。加强安全生产法治教育,提高全员守法自觉性,建立自我约束、持续改进的安全生产内生机制。
12.规范企业外包外租等生产经营活动管理,督促企业严格落实外包作业“十项措施”,将外包外租等生产经营活动纳入本单位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加强统一协调、管理,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切实做到对企业外包工程(项目)、外包人员同管理、同培训、同考核。深化整治外包工程安全管理缺失、外包工程施工队伍挂靠资质的问题,对承包承租方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或者相应资质以及双方未签订安全生产协议、安全生产管理职责不清等情形的坚决依法依规处理。
13.指导企业每年至少组织开展一次疏散逃生演练,让全体从业人员熟知逃生通道、安全出口及应急处置要求,形成常态化机制;油气长输管道企业开展应急处置救援演练,提高企业应急处置能力。
14.畅通安全生产举报通道,推动企业健全完善安全生产举报渠道和奖励机制,建立从业人员内部举报奖励机制,发挥安全生产“吹哨人”作用。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发改局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工作领导小组,党组书记、局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业务办公室负责人为成员,加大统筹协调和督促推动力度,及时研究安全生产突出问题,并定期开展督导调研。各企业要高度重视,成立工作专班,抓实抓细工作落实,确保专项排查整治行动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二)强化责任落实。要紧紧抓住责任制这个“牛鼻子”,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真正把“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转化为“事事心中有底”的行动力,以责任到位推动安全制度措施到位。要围绕重点领域、重要企业、关键环节做好实地检查,查细查深查实安全风险隐患,落实“查、改、督、销”闭环要求,确保风险隐患闭环整改到位。各相关企业要切实开展自查工作,立足查治重大隐患、防范重大风险、遏制重大事故,要紧盯苗头隐患,坚持真查真改、边查边改、立查立改,全面防范和遏制各类风险隐患发生。
(三)确保工作实效。充分发挥牵头抓总的作用,整体协调、统筹开展发展改革领域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牢牢守住安全生产底线,确保治本攻坚行动有力、有序、有效开展。全面掌握发展改革领域工作进展情况,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梳理,推动有关各方研究解决,同时要认真做好本领域重大突发事件的信息报送工作,不得瞒报、迟报、漏报。
扫一扫 手机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