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府信息公开>部门信息公开目录>西夏区教育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义务教育>工作信息

索 引 号 640105-103/2021-00988 文号
发布日期 2021-12-16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所属分类 工作信息 效力状态 有效
责任部门 西夏区教育局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西夏区实验小学:“小书包”带来“大变化”

发布日期:2021-12-16

【打印正文】

字号: [小][大]

落实“双减”政策中,西夏区实验小学创新形式,不断推进、完善校内课后服务,抓好四个方面工作,有效减轻学生、家长负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让师生、家长在“双减”中获得幸福教育。

一是抓好“宣传”统一思想认识。学校通过“线上+线下”两个渠道,积极创新宣传形式,选择公众号、微信工作群、视频会议等线上形式,认真解读政策要求,积极回应学生、家长关注的问题和疑惑;组织“家委会议”、“家长开放日”、“班级家长会”,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栏,立足学生健康成长角度,从小处着手、从关键点分析,加深大家对“双减”政策的理解、认同和支持。同时学校组织师生自创自编儿歌、童谣23个,制作小视频31个,多角度宣传“双减”政策要求,为政策落实落细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是抓好“课堂”推进质量提升。学校结合教学常规管理,紧抓教师备课、上课、作业布置批改等工作,全年定期检查6次、每周随机抽查1次。教务处组织开展“聚焦课堂,减负增效”教学展示、专题研讨3次,定期召开各学科小专题教研,及时研讨学科教研计划进展,反馈分析教师授课、作业布置、学业评价、学生体质锻炼、睡眠等方面的问题,不断夯实常规管理基础。积极探索“互联网+合作学习”背景下,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和人工智能工具,完成合作学习与智慧环境的高度融合,组织教师参加“教学助手课例评选”“互联网+优质课评比”“空中课堂精品课录制”“互联网+教学案例征集”“互联网+合作学习展示”等活动,30余人获得各级奖励。教师在改革课堂教学方法上下功夫,不断提高课堂效率,提供个性化、差别化、多样化的教育,切实在“减负”中实现“高效”。

三是抓好“课后”提供优质服务。学校统筹校内外教育资源,聚焦课后两个时段,根据教学重难点和学生学习的薄弱环节,构建“双减”背景下实验小学“广普教育”课程文化,关注课后服务“两提升”(学科素养提升、综合素养提升)、“三侧重”(学业辅导、特需服务、素养发展)、“四体系”(阅读、运动、实践、创新)等核心点,积极推进学科内涵式发展。对接西夏区文体旅游局、宁夏大学教育学院等单位,组织开发绘本阅读、书籍阅读、古诗文经典诵读、朗诵礼仪等“阅读课程”,足球、篮球、射箭、羽毛球、轮滑、武术、啦啦操、跆拳道等“运动课程”,竖笛、古筝、少儿古典舞、合唱、版画、美术绘画、VR等“实践课程”,科学实验、编程、数字动画等“创新课程”,通过丰富多彩的课程吸引学生兴趣,积极参与到课后服务活动中,逐步实现“开展高质量学业辅导、开发个性化学习资源、满足全体学生成长需求”三个目标。

四是抓好“日常”实现减负增效。全面推出“学校、信息中心、教研组、教师、学生”五个主体,切实抓好作业管理指导。由学校统筹安排、规范要求;信息中心负责智能作业设计,利用智能助手快速批改及时反馈,优化作业推送、批改,达到精准练习;教研组负责作业形式指导,鼓励教师探索“基础+拓展、基础+弹性、基础+特色”等多种特色作业;教师负责针对授课内容,提高作业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学生在认真完成作业的同时,主动反馈问题,满足个性化需求。与此同时,学校高度重视学生一日常规落实,制定领导班子、中层干部“包年级、包班”制度,建立检查反馈机制,“一对一”及时了解各班“双减”“五项管理”的落实情况,涉及学生到校时间、手机管理、班级图书角建设、图书借阅等内容,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了解睡眠、锻炼情况,从小处着手、从细节要求,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针对性反馈、及时督促整改”,让“书包变小”后带来“提质增效”的大变化。

扫一扫 手机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