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府信息公开>部门信息公开目录>西夏区镇北堡镇人民政府>法定主动公开内容>镇/街政府文件

索 引 号 640105-200/2021-00009 文号
发布日期 2021-03-19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所属分类 镇/街政府文件 效力状态 有效
责任部门 镇北堡镇综合办公室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银川市西夏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镇北堡镇拟定的银川市西夏区镇北堡镇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 基地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发布日期: 2021-03-19

【打印正文】

字号: [小][大]

有关单位:

经区人民政府同意,现将《银川市西夏区镇北堡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做好各项工作落实。

银川市西夏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1年3月15日

(此件公开发布)



镇北堡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实施方案

一、建设背景与意义

(一)建设背景

2018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明确要求“推动生态文明示范创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活动”。2017—2020年,生态环境部已在全国范围内命名了四批共87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为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重要指示精神,继续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府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有关决策部署,作为宁夏银川市西夏区生态文明建设“桥头堡”的镇北堡镇,决心抓住机遇,勇于担当,迎接挑战,通过扎实深入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创建,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通道,将已经取得的创建成效升华为典型案例,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两山”实践模式,将镇北堡镇打造成为“两山”实践的全国标杆和示范地,为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北地区乃至全国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

(二)重要意义

1.深入推进两山实践创新是落实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2005年8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湖州安吉考察时,首次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2018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正式确立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新时代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指出了方向和根本道路。“两山”重要思想作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两山”实践创新,就是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就是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双赢。因此,建设镇北堡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是以“两山论”为精髓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生动实践。

2.开展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是建设美丽新宁夏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现实需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视察宁夏,并赋予宁夏努力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时代重任,自治区坚持以先行区建设统领美丽新宁夏、引领现代化建设,作出在黄河流域率先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系列部署,为银川发展指明了方向和目标。2020年7月20日至21日,中国共产党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十二届委员会第十一次全体会议,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着力保护生态安全、治理生态问题、修复生态功能、加快生态建设,为继续建设经济繁荣、民族团结、环境优美、人民富裕的美丽新宁夏提供坚实保障。

3.深入推进两山实践创新是实现生态立镇、产业兴镇、富民强镇共建的重要途径镇北堡镇历史久远,人文璀璨,文化底蕴厚重;丰富多样的生态资源是镇北堡镇实现绿色发展的巨大优势。自然资源、动植物资源、 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比较优势明显。镇北堡镇自成立以来,利用各种经营发展模式,壮大小镇产业,增加小镇经济收入,带动当地产业发展,特别是近年来,镇北堡镇开拓发展思维, 维持良性循环,以绿色、生态优势资源招商引资,初步实现了“绿水青山推动金山银山发展;以金山银山的发展来保证绿水青山能够长绿长青”的良性循环。镇北堡镇的创新实践表明,要实现生态优势变现经济优势,必须认真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开展“两山”实践创新,让绿水青山源源不断地带来金山银山,逐步实现绿色发展与富民惠民建设的双赢  

二、基本概况

(一)区位概况

镇北堡镇地处宁夏银川市西夏区位于富饶美丽的银川平原西部、贺兰山东麓,西至贺兰山口轴线,与内蒙古阿拉善左旗接壤,北连贺兰县洪广镇。镇域大部分用地为贺兰山自然保护区,生态区位突出,承担着西北、华北乃至全国生态屏障的重要功能。全镇辖华西村、德林村、镇北堡村、团结村和昊苑村等5个行政村、1个华西社区。

(二)自然状况

1.地质地貌镇北堡镇位于贺兰山洪积扇区,总的地势是西高东低、南高北低。从贺兰山东麓至西干渠,海拔1130~1550m,以1%~30%的坡度向东倾斜,坡面山洪沟道较多,地表多为破碎砾石。

2.气候条件镇北堡镇地处西北内陆,气候属中温带干旱气候区,具有冬寒少雪、春季多风、夏热短暂、秋雨集中、降水稀少、蒸发强烈、气候干燥、光照充足、热量适中、昼夜温差较大、风沙大等特征,呈现典型的大陆性气候特点。

3.土壤条件镇北堡镇土壤类型主要为淡灰钙土、山地灰钙土、山地灰褐土、山地草甸土和亚粘土,并以草甸灰钙土为主。土壤有机质含量低,不适宜种植粮食作物,但适合葡萄、枸杞等特色农作物的种植。

4.水文地质由于贺兰山区和鄂尔多斯台地上升,银川平原相对下降,河流和山洪的冲积、沉积,在银川平原堆积了巨厚的第四纪沉积场,形成了良好的蓄水条件。

(三)资源状况

1.水资源镇北堡镇地表水主要以山洪形式出现,主要有高窑南沟、黄旗沟2条沟渠,并人工挖4条导洪沟,和镇北堡泄洪区、第五泄洪库(塘)等2个泄洪库(塘)。镇北堡镇山洪地表水难以利用,最主要的地表水水源来源于黄河水,可利用水资源主要是开采利用地下水,共设有机井112眼,可做饮用及灌溉用水。

2.土地资源镇北堡镇总面积为201.96km2,镇区建成区面积9.33 km2,所有土地类型中农用地占比最多,占总面积的68.4%,建设用地总面积的5.8%,未利用土地面积占总面积的24.9%。

3.土地资源镇北堡镇共有植物物种1192种;动物物种1170种,共计2362种。有国家Ⅱ级重点保护植物斑子麻黄和多达10余种的国家保护珍稀动物。

4.文旅资源镇北堡镇位于银川市西线贺兰山黄金旅游带腹地,是银川西线旅游长廊的中心。镇域及周边地区旅游资源得天独厚,不仅坐拥驰名中外的不仅坐拥驰名中外的镇北堡西部影城、苏峪口国家森林公园、贺兰山岩画、滚钟口森林景区、拜寺口双塔等多个A级以上旅游景区,还北通沙湖,南连西夏王陵。

(四)生态环境质量现状

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2018—2020年镇北堡镇环境空气质量整体稳定, 2020年镇北堡镇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02天(有效监测天数352天),占全年85.80%,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

2.水环境质量现状镇北堡镇现有城镇和农村居民均饮用当地地下水,集中供水自来水厂有镇北堡镇自来水厂(博天环境水厂)、团结村水厂、昊苑水厂、德林水塔,饮水安全率达到100%,实现了饮水安全全覆盖。

地表水—“西干渠”的农田灌溉水质保持稳定,满足《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 5084—2005)的农田灌溉水水质标准。

地下水—农村万人千吨饮用水源地 “镇北堡水厂水源地”及“镇北堡水厂水源地4号井”地下水水质保持稳定,地下水水质达到或优于III类水的比例为100%。

镇北堡镇污水处理厂采用A2O 生化工艺,出水水质达到国家《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一级A标准。

3.土壤环境质量现状镇北堡镇未发生因耕地土壤污染导致农产品质量不达标且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事件,未发生因疑似污染地块或污染地块再开发利用不当造成社会不良影响的事件,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得到保障,土壤环境风险得到管控。

4.生态建设现状镇北堡镇内设有贺生态红线区147.00 km2,占全镇国土面积的72%。其中包括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36.00 km2(含苏峪口国家级森林公园10.90 km2);银川市西夏区镇北堡镇水源地11.00 km2。2020年镇北堡镇森林覆盖率为11.57%,草原综合植被覆盖度达35.23%,林草覆盖率达46.8%,其中公益林面积约为17.45 km2。

(五)经济社会状况

1.经济水平镇北堡镇的经济总量实现连续跃升,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2020年镇北堡镇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31亿元,2018—2020年平均增速为6.98%,其中第一产业总产值4.8亿元;第二产业总产值2.01亿元;第三产业总产值9.5亿元,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29:12:58。2020年镇北堡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359元,2018—2020年平均增速为7.78%,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为4.00亿元,旅游产业直接带动经济收入5亿元。

2.居民生活水平2020年,全镇常住人口18575人(户籍居民9284人),其中城镇人口1813人,农村人口16762人,城镇化率9.76%,人口密度每92人/ km2。有汉族、回族、蒙古族、藏族、苗族、彝族、朝鲜族、满族、土家族共9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占比93.19%;回族人口占比6.70%。

镇区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基本齐备,现有中学1所,小学3所,中心幼儿园1所,镇区教育设施不断完善。各村均配备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村卫生室、便民服务大厅,民生服务稳步推进。新建镇文体活动中心、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站)、中心卫生院、消防中队、交警大队、集贸市场、华西商城、供热站、小微公园、村民休闲活动广场等。

三、“两山”实践探索成效与问题分析

(一)两山实践探索进展与成效

1.构筑绿水青山,保值增值自然资本。管控、修复并重,维护“健康”空间。政府、市场齐进,打赢“三大战役”。“三城”联创联动,重塑美丽乡村。

2.发展生态经济,绿色富民惠民。移民脱贫致富,东西协作建功。特色产业引领,多业融合发展,全力构建葡萄产业新格局,全力开辟生态产业新途径,全力提升民宿旅游产业新水平,全力树立乡村旅游产业新标杆,全力衔接影视服务产业新链条,全力塑造现代农业发展新典范。

3.创新体制机制,推动两山转化。积分奖励驱动,生态环境保护。打造产业集群,共建共享共赢。完善股份合作,联农帮农带农。兼融资金需求,兼顾多方投入。立足非遗传承,加快人才培养。

(二)存在主要问题和挑战分析

1.存在的问题生态环境较为脆弱,环境治理任务艰巨。大气污染防治任务艰巨,水体污染风险依然存在,生态环境基础薄弱,农村环境整治任务依然艰巨。

产业结构仍需调整,特色产业仍需培育。产业结构依然“单一”。以文旅为主导的产业未形成产业集聚效应。产业生态价值和潜力挖掘不够不深。

惠民富民保障建设有待加强。城乡基础设施依然薄弱。村集体经济薄弱问题制约乡村振兴发展。

2.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机遇方面。生态文明建设的大环境进一步优化,抢占“一带一路”生态制高点,争当乡村振兴的排头兵。

挑战方面。创新体制机制深度不够,财政支持力度不足。

(三)典型案例

1.抚平青山创伤,再植绿色肌肤。城镇化加速发展之初的上世纪80年代,砂石料用量需求大量增加,采砂挖石造成贺兰东麓沙坑累累,风沙称霸。近3年西夏区累计投资3亿多元,镇北堡镇累计投资800多万,开展生态修复治理工作,同时生态修复和矿区整改同时进行,矿山由过去的无序开采方式转变为绿色开采,形成镇北堡镇“绿色矿山”模式。在攻坚克难的贺兰山精神的支撑下,一道绿色生态屏障雏形初现。

2.三代人的创业变迁,两山路的实践探索。上世纪90年代初,志辉源石酒庄董事长袁辉的父亲靠着开砂石,卖资源,挖来了第一桶金,但也为周边居民留下了高高低低的矿坑遍布。1995年,袁辉从父亲手中接过接力棒,为谋求转型发展,在贺兰山东麓砂砾地里种下了第一批葡萄,从1995年到2020年,袁辉经营的志辉源石酒庄累计开荒1.8万亩,绿化覆盖率超过80%,并将6000余亩沙石采坑进行绿化美化,建成了贺兰山文化休闲公园、葡萄酒品鉴大厅、生产车间、成品酒存储窖等设施,生态收益在第二代人手中成型。当前志辉源石酒庄生态园以“农业科技+生态休闲”理念打造的生态旅游为载体,通过农林业与生态旅游的整合、联动与互融,融观光性、体验性、休闲性、示范性为一体的都市综合休闲生态旅游园区模式已经形成。

3.展映大漠地域风光,扩大西部影视经济。“大漠风光”是一种特殊形态的“绿水青山”。镇北堡原为古时屯兵的两座废弃城堡,1985年银川市宣布镇北堡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93年镇北堡西部影城成立,这里被打造成了具有浓重西部色彩的西部影视城,享有“中国电影从这里走向世界”美誉,是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试验基地。随着影视城走红的,是这里的影视服务产业链,吸引相关产业人才聚集,逐步实现了从“卖荒凉”向“卖历史和文化”的跨越。

4.山下老屋变民宿,乡村振兴赋动能。近年来,镇北堡镇抓住国家棚户区改造机遇,按照“景即是城,城即是景”的发展要求,着眼人居环境提升,以整治改造为主,加大镇村环境综合整治力度,重点打造沿贺兰山美丽乡村景观。镇北堡镇的昊苑村从2018年起开始发展民宿产业,建设美丽村庄,当前,计划投资2000万的昊苑村望山民宿村已完成规划设计,红柳湾山庄、西村海棠等民宿已建成。昊苑村持续推动鼓励村民发展特色精品民宿,花好月圆、西村银杏等5家民宿正在抓紧建设,预计到2021年,将有10家民宿建成投用。

5.葡萄枸杞千万亩,产业融合碧金滩。镇北堡镇政府深度挖掘葡萄产业和枸杞产业的可塑性,由种植业引申发展加工业,吸引游客参与到农事体验、休闲采摘、农业观光中,把更多人的假期消费留在镇北堡镇,做大做强休闲观光农业产业。通过对葡萄园、枸杞产业园深度开发,实现由种植业发展到“种植+深加工+生态旅游”的升级,实施华西村农夫乐园日光温棚、昊苑村明天贺兰山康养田园综合体、银川明天贺兰山康养田园综合体三大现代农业产业项目建设工程,形成规模效益,结合“电商”等新商业模式的应用,把“蛋糕”越做越大。

四、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并重的基本国策,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以来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关部署,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时的重要讲话精神。

(二)基本原则

1.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价值观。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统筹协调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调整经济结构,优化空间布局,培育环保产业,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突出地理、资源优势,推动绿色产业融合,积极寻找生态与经济相互转化的纽带,将自然生态资源转化为绿色经济。

2.共建共享,和谐发展。“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以人民为中心,持续维护良好生态环境,坚持生态惠民的发展理念,利用生态建设拓宽城乡居民增收渠道,鼓励人民积极参与生态保护与生态产业,加强优质生态服务和产品供给能力,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富民惠民双赢。

3.创新驱动,持续发展。秉承生态发展理念,开展生态经济体制创新改革试验,积极营造有利于建设“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的政策和体制环境,以体制创新倒逼、引领绿色发展。积极探索具有当地特色的绿色经济发展模式,深化生态产业发展新模式、生态示范基地新体制,寻找点绿成金的新路径,实现“绿水青山”不断向“金山银山”转化。

(三)总体目标

协同推进镇北堡镇经济高质量发展、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与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探索走出一条西北地区、生态敏感区域、旅游基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努力把镇北堡镇建成践行“两山”理念的标杆、探索“两山”实践的样板、创新“两山”模式的典范。

(四)建设指标

两山指数评估指标

目标

任务

序号

指标

2020

2023

构筑绿水青山

环境质量

1

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

85.80

稳定提高

2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

100

100

3

地表水水质达到或优于III类水的比例(%)

>90

4

地下水水质达到或优于III类水的比例(%)

100

不下降

5

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

不增加


6

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

不增加

生态状况

7

林草覆盖率(%)

46.8

不下降

8

物种丰富度(种)

2362

稳定提高

9

生态保护红线面积(km2)

147

不减少

10

单位国土面积生态系统生产总值

稳定提高

推动“两山”转化

民生福祉

11

居民人均生态产品产值占比

稳定提高

生态经济

12

绿色、有机农产品产量(吨)

152.7

稳定提高

13

生态加工业产值占第二产业总产值比重(%)

100

不下降

14

生态旅游收入占第三产业总产值比重(%)

52.63

稳定提高

生态补偿

15

生态补偿类收入占财政总收入比重(%)

5.23

稳定提高

社会效益

16

国际国内生态文化品牌建设情况(个)

17

稳定提高

17

“两山”建设成效公众满意度

>95%

建立长效机制

制度创新

18

“两山”基地制度建设

建立

建立实施

19

生态产品市场化机制

建立

建立实施

资金保障

20

生态环保投入占GDP比重(%)

1.18

3

五、重点任务

(一)加强生态空间管控,守住绿水青山本色

加强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控。科学布局城镇、农业、生态空间,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等镇域生态建设规划。

守好贺兰山生态安全屏障。持续做好贺兰山东麓生态保护与综合治理,继续巩固贺兰山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成果。

推动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和林地抚育经营工作,持续开展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工作。

(二)夯实生态本底质量,保值增值自然资本

做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持续深化燃煤污染治理,严格管控机动车超标排放污染,加强扬尘污染管控和综合治理,严禁秸秆露天焚烧,积极开展重污染天气应急。

加强水污染防治工作。开展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工作,全面提升城镇污染治理,加强农业水污染减排,加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加强水生态保护修复,加强水资源节约利用。

推进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加强农业土壤污染源头预防,强化土壤污染监督管控工作,持续推进农用地分类管理和安全利用,实施地下水污染风险管控。

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推动重点领域节能降碳,优化能源结构消费。

(三)坚持发展绿色产业,推动金山银山转化

坚定发展生态产业。延续贺兰山东麓浅山区保护与开发,

挖掘生态经济价值。坚持生态修复与产业发展相结合。探索污水治理+生态旅游新途径。创新垃圾分类+产业链+主题旅游新概念。

提质升级葡萄酒产业。打造高水平品牌酒庄,推动集群式发展。提升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品牌价值,提升国内外影响力。推进葡萄酒产业与康养、教育、生态等产业融合发展。

大力发展文旅产业。依托镇北堡西部影视城优势,进一步发展影视文化产业。促进葡萄酒与文化旅游产业深度融合。推动休闲观光型旅游向健康养生型的升级。

着力推进绿色农业。深入开展控肥、控药、控水、控膜、控种等行动。以高效科技农业为引领,推进农业生产效率-效益提升。以绿色—无公害—有机为突破,打造镇北堡绿色生态农业名片。以休闲体验农业为特色,促进产业联动与融合。

(四)打造两山文化品牌,推动绿色惠民富民

做好美丽乡村建设,打造生态文化品牌。以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厕所革命、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继续抓好各项重点任务。进一步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治理工作。优化村庄规划设计和管理。

做好特色产业发展,打造产业惠民品牌。加强影视产业、葡萄产业、枸杞产业、乡村旅游产业之间的衔接,实现多元化发展,形成镇北堡特色小镇产业体系。

(五)探索长效保障机制,形成特色转化模式

建立健全两山实践创新体制机制。深化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组织领导机制,建立两山基地建设目标分解落实制度,建立两山实践创新新型智库。

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监管机制。健全西夏区生态保护红线制度,完善环境监管网格化体系。

建立健全生态产品市场化机制。完善基于市场机制的生态环保政策,建立稳定、常态化的投入机制。

六、保障措施

(一)强化责任主体

尽快完善领导小组工作机制。领导小组负责综合协调创建相关工作,统筹方案实施、政策制定、项目落地等重大问题,研究解决两山建设过程中的重点问题和难点问题,督促调度工作进展,及时总结工作进展,并通过管理平台向生态环境部提交年度工作总结材料。建立县—镇—村联动协调机制,将两山实践当作长期性工作,政府各部门分工负责,企业主体、全社会共同参与,形成工作合力,提高建设效率。

(二)多方筹集资金

坚持政府投资、项目配套、招商引资、启动民资等多种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县直各部门在安排产业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民生保障等项目的过程中优先向镇北堡镇倾斜,以市场为导向,按照PPP等模式鼓励各类企业和社会各界到镇北堡镇投资建设,实现政府、企业和群众的利益共赢。积极争取自治区和国家有关项目和资金扶持,支持镇北堡镇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确保创建工作真正取得实效。

(三)考核监督提效

制定镇北堡镇两山基地建设评估考核体系,建立监督考核机制。通过制定科学、规范、严格的考核体系、督查方案和目标考核办法,半年一总结、一年一考核、三年进行中期评估,把相关指标纳入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年度考核和任期考核,考核结果作为评价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抓好建设目标、指标、任务分解,明确时间进度要求,落实镇、村两级级其他部门责任,并将方案实施责任细化到个人,保证各项工作推进效率。

(四)严格质量监管

坚持高标准、高质量、严要求,推进方案实施全过程管理。各相关部门派专人负责定期调度方案实施情况,加强方案任务实施进度、目标指标完成情况的季度、年度监测评估工作,分析研判、预警、诊断重大方案实施问题,严格工程的规划、设计、实施、管理、后续服务等各个环节的督促检查和跟踪服务。分步骤、有计划地推进工作落实,对方案实施进展缓慢、重点工程任务滞后或运行不稳定、政策措施落实不到位的地区和部门,实施预警通报。

(五)做好科技支撑

加强两山转化先进技术的引进、推广,与国家级科研院所、高校和自治区科研机构开展密切合作,强化生态环境领域基础研究,推动两山转化。建立人才培养和使用激励机制,创建和完善专业人才引进和培养制度。建立专项基金,引进生态环保建设领域所需的各类高科技人才,加强对从事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经济建设专职人员技术培训,培养一支懂业务、善协调、会管理的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专业队伍。

(六)搞好宣传教育

充分运用广播、电视、网络、刊物资料、宣传栏和户外公益广告等媒介,广泛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 两山理念、实践经验与推进情况宣传和科普。全面畅通两山建设监督渠道,开设两山建立民意反映监管平台,完善有奖举报制度,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两山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全民监督的良好氛围。

扫一扫 手机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