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府信息公开>部门信息公开目录>西夏区人民政府办公室>法定主动公开内容>政府文件

索 引 号 11640103010093749A/2025-00104 文号 银西政办发〔2025〕18号
发布日期 2025-04-27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所属分类 政府文件 效力状态 有效
责任部门 西夏区政府办公室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银川市西夏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西夏区加快构建优质高效服务业新体系实施方案》的通知

发布日期: 2025-04-27

【打印正文】

字号: [小][大]

各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政府各部门、直属机构,各垂直管理单位:

《西夏区加快构建优质高效服务业新体系实施方案》已经西夏区人民政府研究同意,现予以印发,请认真抓好组织落实。

                                银川市西夏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5年4月25日

(此件公开发布)

西夏区加快构建优质高效服务业新体系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自治区发展改革委《构建优质高效服务业新体系实施方案》、银川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银川市加快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进一步优化结构、引领消费、扩大就业、增强经济韧性和活力,加快推动西夏区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主要目标

2025年,新增现代服务业集聚区1个,新增规上服务业企业15家,实现服务业增长6%左右、占GDP比重达到35%左右,营利性服务业占GDP比重达到6.5%左右,形成以人力资源、科技服务、文化创意、休闲旅游等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体系。推动服务业与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深度融合,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服务业龙头企业。

二、重点任务

(一)促进生产性服务业提质增效

1.做大做强人力资源服务。深入推进人力资源服务与产业协同发展,重点引进知名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来西夏区设立分支机构,鼓励有条件的本土机构扩大投资规模,不断提升市场占有率、影响力。鼓励铁发人力等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积极参与零工市场、零工驿站建设运营管理,提供零工“即时快招”服务模式,为更多求职者和用工主体搭建起高效的沟通桥梁。鼓励服务业企业申报人才小高地项目,对符合条件的项目给予最高50万元经费支持。2025年,新增人力资源机构3-5家,培育人力资源服务业骨干企业2家。(责任单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优化提升现代物流服务。优化物流基础设施布局,加快推进商贸流通体系智慧化改造建设等7个物流项目建设。加大对物流园区、配送中心、仓储设施等基础设施的投入,完善区域物流网络布局,提高物流的通达性和辐射范围,全面提升物流承载能力。推动物流企业应用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物流信息的实时采集、传输和处理,提高物流运作的智能化水平。建设智慧物流平台,提供物流信息发布、在线交易、货物跟踪等服务,促进物流资源优化配置。(责任单位:住房城乡建设和交通局)

3.提质培优科技研发服务。实施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计划,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0家以上、科技型中小企业100家以上、各类科技型企业达到330家以上。鼓励共享装备等规上工业企业“主辅分离”,将研发业务独立出来成立科技服务业企业,支持创建区级技术创新中心。新增规上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企业3家以上。依托高校资源支持企业与高校共建研发中心、实验室等创新载体,共同开展关键技术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2025年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5亿元。(责任单位:工业信息化和科学技术局)

4.创新推动数字化服务。推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服务业中的应用,发展数字旅游、数字教育等新业态。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数字化转型,开展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分批次打造5家左右数字化转型“小灯塔”企业,扶持一批成长性好的数字信息中小企业发展成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责任单位:发展和改革局、工业信息化和科学技术局)

(二)推动生活性服务业提档升级

5.打造住宿餐饮服务新业态。鼓励酒店打造主题文化,以独特的主题风格、个性化服务吸引顾客,发展主题酒店新业态,支持悦兰山四星级酒店创建。推动酒旅融合发展,依托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打造酒庄住宿产品。依托银川电商直播公共服务基地开展“餐饮+直播”培训,推动打造3家以上拿得出手、叫得响亮、留得住人的餐饮、住宿经营商户。鼓励中小服务业企业开辟新领域、新赛道,丰富经营业态,支持开展各类首发、首秀活动,支持万达广场、宁阳广场等重点商圈、漫葡小镇、801文创园等特色街区围绕引入首店、旗舰店、特色店不少于10家,争取区市奖补资金100万以上。(责任单位:商务和投资促进局、文化旅游体育广电局)

6.推动房地产产业健康发展。落实区、市房地产止跌回稳“两

案一策”,健全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引导金融机构对合规“白名单”项目“应贷尽贷”。通过“房票为主、货币化为辅”的安置模式,让刚性住房需求在西夏区释放,推动西夏区房地产市场进入“量价趋稳、机构优化”的新阶段,力争2025年完成房地产销售1400套。用足用好政府专项债利好政策,推进城市更新改造,加快实施兴华家园、环境监测站家属区等危旧房改造及“城中村”改造,改善居民居住条件。大力支持二手房交易,发展租赁等后市场服务,以优质供给激发改善性需求。(责任单位:住房城乡建设和交通局)

7.实现家政养老服务专业化。推动家政进社区,为家政服务企业与社区搭建合作平台。丰富家政服务项目,除传统的保洁、保姆、月嫂等服务,拓展养老护理、家居收纳等多元化、个性化服务。进一步完善街道、社区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建设,扩大社区食堂的覆盖范围,为老年人提供更多样化的助餐服务。加强医养融合,强化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的合作,依托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养老机构等建成不少于4家综合适老生活体验中心。(责任单位:民政局、卫生健康局)

8.融合发展电商服务业。针对银川电商直播公共服务基地等现有电商直播基地和孵化基地进行升级改造,优化直播间布局和设备配置,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搭建西夏区特色产品电商平台,整合枸杞、葡萄酒、肉牛等西夏区特色优势产业资源,培育怀远夜市等品牌直播间3家。加强与淘宝、京东、抖音等知名电商平台合作,开设西夏区直播专区,拓宽销售渠道。利用镇北堡西部影城、漫葡小镇等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打造线上文旅商城,推出“旅游+电商”套餐,通过电商平台宣传推广西夏区文旅品牌。(责任单位:商务和投资促进局、文化旅游体育广电局)

(三)拓宽服务消费场景运用

9.激发改善型消费活力。以“提振消费专项行动”为主线,深入研究“两新”政策,用好用足消费品以旧换新专项资金,将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手环等数码产品纳入补贴范围。家装领域,加大对旧房装修、厨卫等局部改造、居家适老化改造过程中购置所用物品和材料换新补贴政策宣传力度。全力推动西夏陵申遗及5A级景区创建工作。推动创建贺兰山东麓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大力发展冰雪经济、体育经济、演艺经济,举办贺兰山东麓半程马拉松路跑双季赛等体育赛事,简化审批流程,丰富音乐节、艺术节、演唱会等大型活动供给。(责任单位:商务和投资促进局、文化旅游体育广电局、民政局)

10.扩大服务消费空间。持续提升怀远夜市等夜间消费集聚区品质,加快推动怀远红酒街红酒文化中心等18个消费服务项目。聚焦夜间经济、假日经济和周末经济,不断提升以怀远夜市、万达广场为代表的商圈品牌影响力,持续增强消费辐射效应,稳健增长服务消费发展规模。多维度策划举办青春西夏嗨“GO”季、“我在西夏区带好货”、特色产品溯源等系列主题消费促进活动20场以上。持续抓好网上年货节、双品网购节、绿色智能家电以旧换新等品牌性促消费活动,提振消费信心。鼓励景区推行门票减免、淡季免费开放等消费优惠政策,举办文化和旅游消费季、消费月等活动,充分发挥引流效果。(责任单位:商务和投资促进局、文化旅游体育广电局、润夏公司)

11.创新文化娱乐消费。依托万达广场、宁阳广场、怀远夜市等年轻人聚集地招引“谷子”店铺及漫画书店、潮玩、手办周边等与二次元文化紧密相关的店铺入驻,开展随机舞蹈、卡牌大战等系列活动,打造二次元爱好者“吃谷”“打卡”的热门地点。依托西夏区老工业基地资源基础,立足西夏区“三线建设”特色优势和文化内涵,以“四闲”整治为抓手,全面摸排闲置厂房街区,深入挖掘知青记忆、军垦记忆、老工业基地记忆、生态移民记忆等地方特色文化符号,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打造工业旅游特色项目,推出工业旅游精品路线,构建“可看、可玩、可学、可购、可品、可闲”的复合工业旅游生态。(责任单位:商务和投资促进局)

(四)加快培育优势产业主体

12.培育特色服务品牌。结合西夏区资源禀赋和产业优势,以特色产业、文化旅游、服务业集聚区等为重点,打造2-3个立足葡萄酒产业、旅游景点等具有地方特色的品牌亮点。持续发挥“青年消费季”“夜逛西夏区”等活动品牌影响力,做大801文创园、兴泾大集、红酒街等消费载体。不断提升“贺兰山葡萄酒”“兴泾黄牛肉”“平吉堡酸奶”等西夏区涉农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打造高能级旅游品牌,推进“贺兰山下 醉美西夏”“山盟酉道”等旅游品牌综合竞争力。(责任单位:商务和投资促进局、文化旅游体育广电局、农业农村和水务局)

13.推动优质企业纳限入库。全面梳理西夏区服务业企业经营状况,对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具有发展潜力的行业,建立“准四上”企业名册。对新增首次入规上限企业(单位)给予一次性10万元奖励,当年注册且入规上限企业(单位)给予一次性20万元奖励。制定主辅分离方案,对通过主辅分离、“产转法(个)”“个转企”实现入规上限的服务业企业,再给予10—20万元奖励。力争2025年培育限上主体10家以上,新增规上服务业企业15家。(责任单位:统计局、发展和改革局)

(五)持续推进服务业融合发展

14.深化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开展服务型制造示范项目建设,积极培育示范企业,打造示范平台,引导产业价值链从单纯的产品驱动向“产品+服务”双引擎驱动转变,提升产业附加值和竞争力。打造柔性化制造、智慧工厂等智能化生产体系,实现服务的产品化,让服务成为可量化、可交付的产品,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2025年,全力培育1个以上涵盖各类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的试点。(责任单位:发展和改革局、工业信息化和科学技术局)

15.推进服务业与农业融合发展。推进服务业+农业深度融合,加速贺兰山宿集、张骞葡萄郡等酒文旅项目建成投用,将农业与文化、旅游有机结合,发展乡村休闲旅游,力争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收入增长10%左右。深入推进现代都市农业品牌创优三年行动,培育以葡萄酒、肉牛产业为主导,设施农业、农产品精深加工、乡村休闲旅游为特色的“2+3”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探索闲置土地、资金、农房等,以出租、入股、合作等方式盘活利用,为产业融合发展提供更多空间和资源。大力发展会展农业,通过举办农产品展销会、农业科技博览会等活动,提升农产品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责任单位:发展和改革局、农业农村和水务局)

16.支持城镇化与服务业融合发展。充分挖掘存量房产和工业用地的潜力,积极引导其向服务业转型。加力推进银川市火车站西广场环境整治综合提升项目,大力挖掘老旧小区周边的闲置地块、废弃工厂用地等,与老旧小区、背街小巷等更新改造和完整社区建设相结合,规划建设口袋公园,为老城区注入新的发展活力,实现服务业与城市空间更新的有机结合。以镇北堡镇、兴泾镇为依托,深度挖掘当地的商贸农贸、特色餐饮、乡村文化旅游等资源优势,着力培育特色服务集聚区。2025年,新增银川市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1个。(责任单位:发展和改革局、住房城乡建设和交通局)

(六)夯实要素资源功能支撑

17.建立服务业人才培养体系。落实现代服务业千人成长行动。依托西夏区高校聚集优势,鼓励服务业企业申报人才小高地项目,对符合条件的项目给予最高50万元经费支持。鼓励企业联合高校共建人才培养基地,对符合条件的通过优秀人才合作基地项目给予5万元左右资金支持,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挖掘现代物流、现代金融、国际贸易、电子商务、工业设计等重点领域人才,推荐申报银川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储备工程、高精尖缺人才等人才工程。开展针对餐饮等服务行业的‘订单式、定岗式、定向式’职业技能培训,提升人才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责任单位:人才服务中心、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18.强化绿色服务支撑保障。大力培育和发展碳资产管理、合同能源(节水)管理、节能低碳认证、节水技术推广等减碳节能节水服务。积极引进和培育专业的节能环保服务企业,鼓励企业开展技术研发与创新,提升服务水平和市场竞争力,为各类产业和公共领域提供全方位的节能环保解决方案。推动公务用车、公交出租、邮政、环卫、园林等公共领域和农村客货邮商融合适配车辆的新能源化,制定明确的目标和激励政策,减少传统燃油车辆的使用。(责任单位:发展和改革局)

三、组织实施

成立由西夏区政府分管副区长任组长,发改局牵头,各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服务业发展工作专班,统筹协调全区服务业发展重大事项。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建立定期会商和协同推进机制,及时解决服务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扫一扫 手机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