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区审计局立足经济监督定位,创新采用“望、闻、问、切”四诊法,做实做细研究型审计,不断提升审计项目质量,做好西夏区经济社会发展常态化“经济体检”,达到“治已病、防未病”效果。
“望”即多维观察。从被审计单位、其业务对象、监管部门角度研究,摸清被审计单位业务运行的内在逻辑和权力运行规律。通过多方收集被审计单位财政财务、招投标、巡视巡察、审计报告等信息资料,理清审计思路,确定审计事项,完善实施方案。同时,深入项目一线了解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产业发展、生态环境、民生保障等实际情况,及时查证疑点。
“闻”即广集信息。做好审计公示,明确受理渠道,听取“不同声音”。通过进点会、问卷调查、实地走访、个别谈话等倾听单位领导、职工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善于听出“话外音”,“闻”出被审计单位存在的缺陷漏洞。利用大数据关联分析、与纪检监察等部门资源共享等方式,对“闻”到的信息抽丝剥茧、相互印证、去伪存真,做好问题线索的综合研判分析。
“问”即多头查证。针对审计发现疑点反复查证,同时以小组碰头会、局务会等形式深入沟通交流征求各方意见建议。在谈话询问时,一方面提前列好提纲,明确、具体询问内容,善于运用谈话技巧因人制宜,对推诿、扯皮“打太极”类问题刨根问底,“问”出实情;另一方面,与相关人员深入探讨,详细了解问题背后深层次、复杂性原因,收集意见建议,打开工作思路。
“切”即定性施策。对被审计单位关键问题,既要提炼典型性,也要把行业特点、深层次原因剖析出来,找准落脚点,撰写高质量审计专报,力求举一反三,标本兼治。针对找准审计查出问题形成原因和定性依据,形成审计报告,提出可操作的审计建议,明确具体整改要求、时限和类型,严格核查对账销号,做好审计整改“下半篇文章”。
扫一扫 手机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