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西夏区人才服务中心举办“筑梦青春・我话西夏”青年人才活动,伴随着镇北堡镇昊苑村葡萄藤蔓间漾着的青春朝气,60余名高校学子话家乡、谈变化,从对家乡未来的美好祝愿到耕躬建设的豪情壮志,令在场青年深受鼓舞。
“重点院校硕士返乡就业最高能领18万元生活补贴?这政策太实在了!”宁夏大学研究生汪雅琪用手机拍下政策宣讲PPT页面,高兴地说。活动现场,人才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化身“政策翻译官”,将住房保障、创业扶持、项目申报等“惠才礼包”拆解成补贴明细单、申报流程图,把专业条款转化为通俗解读,从硕士生活补贴的梯度标准到创业贷款的审批时限,让政策红利看得见、算得清。“政策答疑”移动服务站前更是人头攒动,创业青年咨询创业补贴,工作人员拿着政策册详解;学子关心住房补贴发放周期,“连续补助2年”的回应声直达心房。
“在家乡做青年公益,我找到的是与故乡共生的价值。”深耕青年公益的朱子沐,搭建起人才成长的阶梯,让更多年轻人在这里找到奋斗的方向;带着泥土气息的任浩科,扎根产业一线,用实干精神破解发展难题,为区域经济注入稳劲动能;用酒庄讲好西夏区故事的王宇恒,以酒庄为媒,将西夏区风土人情与优质物产推向更广阔的舞台。“家乡的味道,就是最独特的创业密码。”王宇恒豪情地说。三位青年的故事如光束交织,照亮了乡土,原来扎根家乡,既能解民生难题,也能创产业新机,更能让青春在故土绽放别样光彩。
欣恒酒庄的DIY调酒区里,葡萄酒专业学子以“西夏晚霞”为灵感,用西拉葡萄酿造的葡萄酒调出层次分明的桃红色酒饮。侍酒师点评道:“贺兰山东麓种出的葡萄,单宁柔和带果香,这是独一份的竞争力”。从种植到调配,青年们触摸的不仅是酒杯温度,更是特色产业的深厚底蕴。四季青冷链车间里,滩羊胴体经24小时排酸后,分割师精准分切80余个部位,随即送入-40℃速冻库,12小时锁鲜的“科技魔法”,让宁夏羊肉48小时直达全国餐桌。“家乡的羊肉可以走这么远,葡萄酒也这么有故事”!一位学子惊叹道。这场“舌尖上的产业课”,让抽象的“乡村振兴”变成了可触可感的生产线、可学可做的创业路。
活动落幕时,3名青年现场登记返乡实习意向。“这不是终点,是人才与家乡‘双向奔赴’的新起点”,西夏区人才服务中心负责人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开展“筑梦青春”系列行动,让更多青年读懂:青春的逐梦路上,最暖的港湾是家乡,最美的蓝图是乡村振兴。
扫一扫 手机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