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银川公铁物流服务中心贯彻落实自治区、银川市关于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和口岸经济决策部署,立足银川“一带一路”倡议节点城市,按照“畅通道、活贸易、兴产业”思路,着力构建“一港两线”(建设银川国际公铁物流港,优化提升国际货运班线,加快发展互联网+西部快线)发展格局,以铁路口岸为依托,加快发展口岸经济,形成以仓储物流、通关贸易、加工制造、跨境电商等为主导的全产业链商贸流通体系,加快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发展。2020年上半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2亿元,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25亿元,实现产值20亿元,完成税收2002万元。
以开放型经济为引领 加快推进园区转型升级
持续开拓优化对外通道,打通开放型经济新出口。坚持内融外拓开放思路,构建起面向国际国内的公铁海多式联运大通道,已基本形成以银川为基点,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
稳定运行中欧班列,拓宽对外开放通道。支持班列运营公司提升运营质量,大力开拓银川中欧班列回程货源。上半年回程亚麻籽1600吨,货值1300万元。积极对接西安、郑州、成都等地有实力的班列运营公司,与陕西林业集团签订了框架协议,由其运营中欧班列回程物流并建设进境木材产业园和木材口岸。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和银川市委、市政府的部署,积极配合开展对隆基、伊品等本地重点企业外贸出口业务的物流服务,对接班列运营公司做好企业搭乘中欧班列相关准备工作,助力本土企业打通出口物流瓶颈。2020年上半年,中欧班列共计发运10列440车,货重约2.61万吨,货值约2200万美元。同时,紧抓国家加快建设中蒙俄经济走廊机遇,积极对接陕西林业集团、李旺物流等企业开拓经策克、二连浩特至蒙古国、俄罗斯的北向开放通道。
加快发展互联网+西部快线,丰富对内开放通道。自去年11月19日开通首条银川—天津港西部快线线路以来,加大与兰铁集团、天津港等企业协调力度,协助企业争取铁路运价下浮政策,常态化开行银川—天津港西部快线班列,实现“一站式、一票制、一箱到底”的多式联运模式。上半年共发运50列1250车,货重约7万吨,为伊品、广银铝业等10余家企业降低物流成本近20%。今年5月1日启动了银川—成都西部快线班列,9月3日启动了银川—宁波班列,预计年内发运有色金属、煤化工货品将达到13个品类、20万吨,进一步降低生产制造企业物流成本。同时,积极开拓青岛港、威海港等沿海港口通道,不断优化丰富银川出海通道。
提升卡班运行质量,构建银川都市圈供应链协同平台。依托统仓共配模式,在开通银川至深圳、西安等8条国内卡班线路的基础上,将卡班线路增加到15条以上,最终覆盖全国全部省会城市。目前已为银川经开区共享、小巨人等50余家企业及银川都市圈生产制造企业提供工业品配送服务,降低企业公路运输物流费用10%~15%,为打造质优价廉的“定制化”供应链协同服务平台迈出了坚实一步。
加快完善港口功能,营造开放型经济环境。以完善银川国际公铁物流港功能为出发点,坚持以铁路口岸为支点撬动外向型经济。目前,海关监管区已建成并通过银川海关验收,这也是关检合一后宁夏首个通过验收的海关监管作业场所,目前正在与兴庆海关加紧对接,争取尽快封关试运行。铁路临时开放场站已报自治区评审,审核通过后可基本具备口岸功能。铁路专用线建设正在积极推进,争取年内启动铁路专用线及场站建设。积极开展供应链基础设施配套项目招商,尽快解决制约口岸经济发展的场站、仓容等问题。同时,深化与天津港战略合作,对接马士基、MSC等重点船公司在公铁物流园设立还箱点,打造以铁路港为基础,叠加海港内陆港功能,提升铁海联运水平。紧紧抓住银川跨境电商综试区政策机遇,5月1日新华丝路购跨境电商线上平台和线下体验店正式运营,同时向银川市政府申请设立“银川公铁物流园跨境电商公共监管中心”,开通跨境电商出口集拼业务,待银川海关审核批准后实施。
发挥项目引擎支撑作用,培育开放型经济主体。紧紧抓住项目这个支点,着力提升总量形成规模,以项目建设推动园区发展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上半年新建及续建项目共15个,年度计划投资约7.44亿元。其中:投资13亿元的银川成品油仓储物流园项目已开工建设。与百度合作的国内首个商用车测试项目开工建设,在公铁物流园内已完成商用车的循迹自动驾驶测试,部分路口车路协同设备已安装到位。加大与百度生态体系企业合作,海梁科技无人驾驶公交、赢彻科技基于L4级智能辅助驾驶项目正在加快落地。首个外商独资项目新加坡丰树仓储物流园建设进展顺利,总面积6万平方米的高标仓将于年底建成交付使用,协助企业开展入驻企业招商,目前已与包括“三通一达”在内的国内知名物流企业和两家境外知名物流公司达成合作协议,协议仓储面积已占总面积的60%以上。坚持以产业链招商精准招商作为推动园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和着力点,上半年先后对接18个项目,已签约入驻的有天津港集团、陕西林业集团、中国丝路集团、中商集团等国内外知名企业,积极对接中战集团、普基控股、聚石集团等,为园区可持续快速发展蓄势赋能。
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
进一步完善内陆无水港功能,为发展外向型经济奠定坚实基础。积极协调兴庆海关,争取海关监管作业场所早日封关运行。紧盯铁路临时开放场站申报进度,力争早日获批,在此基础上抓紧申报获批铁路口岸。尽快落实与天津港(集团)有限公司战略合作协议内容,加快完善天津港内陆港功能,使铁路港与海港功能有机融合,推动银川走向开放前沿。加强与中铁集团、兰铁集团合作,争取更多铁路运价下浮政策支持。加快铁路专用线及场站建设,努力解决对外通道方面铁路“卡脖子”的问题。依托银川铁路开放口岸,申报粮食、木材等指定功能口岸,为发展口岸经济奠定坚实基础。
提升东西双向班列运行质量,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发挥中欧班列开行多年积累的资源和贸易优势,重点围绕隆基、伊品等本地企业出口欧洲货源,提升中欧班列服务本地经济发展的能力。加快开发中欧班列回程货源,扩大亚麻籽进口,开拓木材、饲料、饲草等品类进口,逐步实现班列回程货物的常态化。打响“互联网+西部快线”品牌,确保从公铁物流园至天津港的西部快线班列达到每日一班的规模。在今年开通至成都、重庆西南班列的基础上,争取开通银川至广州、泉州的华南西部快线班列等。
积极加大项目储备,持续增强园区发展后劲。梳理谋划“十四五”期间实施重大项目12个,总投资62.5亿元,包括银川国际公铁物流港综合保税区、进境粮油加工园区、进境木材口岸、冰鲜口岸建设项目等一批重点项目。力争“十四五”末园区实现产值100亿元,主营业务收入50亿元,完成税收5亿元。
扫一扫 手机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