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务要闻>西夏区信息

西夏区:移风易俗树文明新风 解锁幸福生活新模式

发布日期:2024-04-26

【打印正文】

字号: [小][大]

“风俗者,天下之大事矣。欲求治之道,必先正风俗。”近年来,西夏区持续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让群众在红白事里“轻装上阵”,推动乡村焕发文明新气象。

彩礼“降温”推进幸福“加码”

彩礼限额被写入村规民约,人情礼金被限定金额,红白喜事被限制桌数.....西夏区在群众看重的“面子”上下足功夫,重置彩礼定位,帮助群众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团结村村民张文学说:“过去村民依靠种地或者打零工换些辛苦钱,但随着生活逐渐好转,彩礼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现在村里把抵制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写进了村规民约,道德积分也慢慢变成了‘新风尚’,彩礼终于不再是村民幸福的‘紧箍咒’,我们日子越过越红火。”

近年来,西夏区以推进婚俗改革为抓手,大力推广“低彩礼”“零彩礼”,让彩礼回归“礼”性。制定印发《西夏区移风易俗工作管理规范(试行)》《西夏区关于组织开展“拒绝高额彩礼 推进移风易俗”宣传浸润专项行动的通知》等文件,将红白事办理“红线”纳入“一约”,细化“四会”工作职责,并明确其工作流程,进一步促进了移风易俗工作,使其逐步走向制度化、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

宴席“瘦身”助力人情“减负”

近年来,西夏区通过正确引导,高价彩礼、人情攀比、厚葬薄养、铺张浪费等陈规陋习在部分农村地区持续蔓延势头得到有效遏制,农民群众在婚丧嫁娶中的人情、宴席、彩礼等支出负担明显减轻。西夏区多次举办了“美丽乡村新风尚,文明乡风促振兴”大型集体婚礼活动,这样的集体婚礼,正是西夏区推进婚俗改革的有益尝试。一批新时代青年正在成为结婚“低彩礼”“零彩礼”的引领者、践行者和倡导者。

新人马娟和舍彩刚满脸幸福,“隆重又温馨的集体婚礼,让我们感受到了浓厚的幸福感与归属感。”马娟今年21岁,从事护理行业,舍彩刚今年23岁,做外贸生意,两人都居住在兴泾镇,谈婚论嫁时看到此次集体婚礼活动宣传,自愿报名参加。“参加集体婚礼我们没有办酒席,只要彼此相爱,婚后的生活质量比婚礼本身更重要。”马娟说。

为进一步整治农村地区宴席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现象,西夏区扎实开展移风易俗工作。2023年以来,举办全区集中培训会2场,移风易俗专场演出20余场,推出微视频、漫画、短剧等4期,发放年画、海报等宣传品2600余件。近年来,酒席相互攀比、大操大办的不良风气得到极大改善,节俭成为村民自觉自愿的行为。

榜样“评比”发挥模范“引领”

西夏区各村、社区坚持每年开展道德评议会常态化评选推荐好媳妇、好公婆等各类榜样,积极主动参与邻里纠纷、家庭矛盾等调解。通过日常监督和定期评议,群众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在潜移默化中推动了移风易俗工作的开展,在树立文明新风过程中起到积极的作用。

家住芦花苑社区的“好婆婆”李秀英说:“都说婆媳是敌人,但我和媳妇相处融洽就像母女一样,村上开展‘好婆婆、好媳妇’评选活动是传递社会正能量的好事,是对我的肯定。”

2023年以来,西夏区各镇街、村居选树“好媳妇”“好婆婆”290人、星级文明户65个、最美庭院206个,群众精神风貌不断提升,文明乡风持续好转。同时,西夏区积极发挥家庭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创新家庭文明建设工作,评选表扬了50户西夏区级“文明家庭”“最美家庭”,引导广大群众弘扬。

一系列文明实践活动,厚植新风正气,让人们看见移风易俗的势头、乡村振兴的奔头、农民群众的盼头。

扫一扫 手机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