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西夏区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采取了建立健全三级包抓、要素保障机制等有力举措,不断刷新项目进度。
保障要素 项目早开工
木兰朵是位于贺兰山脚下的一家酒庄,10年来,随着品牌推广的步步为营,该酒庄的葡萄酒走进了越来越多的家庭。随着产品需求的快速增长,眼下200吨的车间发酵能力已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一个星期前,木兰朵酒庄二期项目顺利开工,计划在原酒庄南侧建设辅助车间和发酵车间。该项目完工后,木兰朵酒庄的发酵能力将增加800吨,年生产能力将提升至1000吨。
“目前我们正在进行基础开挖。这个项目能够如期开工,离不开西夏区相关部门的持续支持和关注。”木兰朵酒庄负责人王小玲介绍,从今年年初企业进行土地申请开始,西夏区镇北堡镇、商务和投资促进局就开始积极对接企业,几乎每周都会与企业联系,询问企业在推进项目开工方面是否存在困难和问题,并及时帮助其协调解决。
暑热也挡不住银川市第四十五中学项目190多名建设工人的热情,该项目自今年3月份开工以来,仅仅3个月就完成了总工程量的40%左右。
据西夏区教育局副局长顾宝清介绍,银川市第四十五中学项目位于黄河路以南,文萃街以西。项目占地约85.55亩,规划建筑面积约23448.4平方米,计划建设教学楼、综合楼、图书馆、风雨操场、操场及室外配套设施,设计教学班36个,可提供学位1800个。目前,正在进行教学楼和综合楼主体三层施工以及风雨操场的基础施工,预计明年6月份完工。提起项目建设,顾宝清坦言,正是由于银川市、西夏区自然资源、审批管理等部门在项目前期土地规划等方面的积极作为,才使该项目能够顺利开工。
据了解,今年以来,西夏区不断健全西夏区重点项目要素保障服务机制,逐项落实立项、土地、规划、招投标等各项开工手续准备情况,全力推进项目早日开工。
包抓实打实 项目不停工
芦花村、良渠稍村等6个村被西夏区贺兰山西路街道统称为芦花地区,此处地势低洼,地下水位高,土地易盐渍化。为促进产业跨越式发展,贺兰山西路街道将发展“高端水产养殖”作为街道三大特色产业功能定位之一,利用环犀牛湖集中连片水面3000余亩养殖资源,压茬推进水产养殖业。2021年至今,贺兰山西路街道已陆续完成高端水产养殖发展项目一、二期和南美对虾池塘养殖温棚建设等项目,村集体收入增加60万元,村民就业岗位40个,户均收入增加4万元。
今年,贺兰山西路街道又实施了良渠稍村南美对虾养殖观光基地建设项目二期,针对一期项目建设的南美对虾综合养殖棚内部空间进行提升改造,增加养殖设备等。项目建成后,每年可养殖南美对虾3批,较设备安装前增加2批/年,年产量约5万斤。同时计划养殖冷水虹鳟鱼、鲈鱼、黄辣丁、中华鲟鱼等高端水产品种,总产量约5万斤,年收入预计可达400万元。
据贺兰山西路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杨昊介绍,该项目3月份开工,目前已进入收尾阶段,预计7月中旬竣工。“包抓机制的设立为我们及时解决了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升了项目的建设进度。”杨昊介绍,包抓领导帮助及时解决资金批复等问题,并定期深入项目建设现场督查项目建设情况,实地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据了解,为推动项目建设,今年以来,西夏区不断建立健全县处级领导、主体部门、属地镇街三级包抓责任机制,完善指导、调度、研判、协调、督办等工作机制,切实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责任体系。
数字转型 谋定未来
如何解决企业生产加工相关重点数据采集周期长、获取效率低的问题?如何解决大米生产追溯和安全管理难度大的问题?是自治区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宁夏金夏米业有限公司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今年,该企业启动了数字化转型及技术改造建设项目,将通过企业数字化软件、智能化采集建设以及车间技术改造,进一步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优化企业资源及人力配置、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企业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提高决策效率和准确性。据宁夏金夏米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学军介绍,目前,该项目硬件已基本完工,正在进行技术网络的搭建和调试。
然而,该企业的数字化转型项目仅是西夏区打好数字经济深度融合攻坚战的一个缩影。
据西夏区发改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西夏区锚定“‘东数西算’宁夏枢纽智算能力保障中心”战略目标,加快西夏区“东数西算”重点项目建设,推动算力与电力协同布局、共同发展。西夏区以银川中关村创新创业园为主阵地,强化“互联网+医疗”聚集效应,百度健康、京东互联网医院年度新增入库,规上互联网医院企业一季度完成营业收入3.86亿元,同比增长12.79%。与此同时,数实融合走深走实。图灵奇奕、数智科技等数据标注企业招引落地,宁夏石化ERP系统正式上线。宁垦乳业建立智慧牧场,依托“一牧云”平台和精准饲喂系统,实现从饲草配给到乳品出厂的全链条标准化管控,公斤奶饲喂成本降至2元。
扫一扫 手机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