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韩瑞利) 近日,西夏区朔方路街道同心苑小区的“会客厅”热闹非凡。邻里在这里议社区的大事小情,老姐妹可以在这里说说知心话,“小老板”可以约客户在这里喝茶谈生意。
“楼下停放的车辆把草坪压坏了。”今年3月,小区居民杨玲提出议事议题。社区向居民征集改造办法,邀请物业公司和居民共同商议。最终决定小区路面铺红色草坪砖1000余平方米,不但解决车辆停放问题而且增补了绿化面积。针对小区里“飞线充电”、充电桩不足问题,社区今年组织了两次议事,终于在小区的4个车棚内增设充电桩共75个。同心苑社区紧邻同心路市场,市场内“小老板”较多。很多次,同心苑社区党委书记张爱萍发现在社区居住的“小老板”崔永军带着朋友时不时来社区,在一间小办公室里聊天。一问得知,市场内摊位面积有限,需要一个离市场较近的地方谈生意聊合作,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地方,崔永军便想到来社区。
“能不能打造一个功能室,给居民提供便利的同时还有家的感觉。”张爱萍脑子有了这个想法后,首先寻找场地。找了几处后,她瞅上了小区两层的旧自行车楼。利用西夏区为民服务和发展专项资金,原本黑暗冷清的自行车楼“大变身”。一楼继续发挥功能停放自行车,二楼改造装修摇身变为“近邻会客厅”。
“近邻会客厅”功能不少,推行“五步议事法”,即居民点题、支部议题、专人答题、公开亮题、群众阅题,积极组织社区居民开展民主议事协商,实现“邻里事、邻里议、邻里定”。“近邻会客厅”打造了闲置物品流转柜、辅具流转借用点、近邻配餐室等便民设施。简单的布艺沙发、几张木质的桌椅……会客厅简约干净却不失温馨。张爱萍说,这里就是一个家,社区居民在这里守望相助、温情共融。
扫一扫 手机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