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独居老人需要陪伴、帮助,大学生志愿者“帮帮团”上门来服务;放假了,社区里双职工家庭的孩子没人管,大学生志愿者“老师”前来任教……
近日,一些青春洋溢的大学生志愿者在社区挥洒汗水,通过志愿服务,既解决了居民的生活难题,也提升了自身社会实践能力。
青春伴夕阳 温暖关爱老人
“奶奶,我给您按摩按摩,您试试我的手法怎么样?”“奶奶,您边享受边和我们聊天。”“爷爷,我看家里的玻璃脏了,我帮您擦擦……”假期来临,大学生韩家雯没有回家,她选择了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去西夏区学院社区做志愿者,她就像“青春的小鸟”一样,飞进社区独居、高龄老人的家中,陪老人唠家常,帮忙打扫卫生,还给老人做按摩护理,老人们高兴得合不拢嘴。
今年54岁的张阿姨是视力一级残疾,也是社区的独居特困户。春节期间她在打扫厨房时不慎从高处跌落,导致腿脚受伤,生活起居、外出行动更加不便。韩家雯在社区参加志愿服务时通过社区了解此事后,专门抽出时间到张阿姨家,对张阿姨家的厨房和房间卫生死角进行彻底清洁,一下午的时间将家里打扫得焕然一新。
近日,西夏区学院社区开展了“青春暖夕阳”关爱社区老年人活动。社区工作人员和大学生志愿者们带着牛奶、面粉、大米、水果、点心等10余种慰问品,走访了社区的多户困境家庭,为他们送去了夏日的清凉和欢乐,也送去了社会的温暖与关怀。当天,韩家雯和其他志愿者们来到了高大爷、张大姨等老人家中。他们围坐在老人身边,关切询问老人的身体状况,聆听他们的故事,并分享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趣事。志愿者们还为老人精心准备了节目。他们各展所长,有的弹吉他,有的唱歌,还有的为老人表演精彩的魔术。每个节目都充满了青春的活力。老人们看着精彩表演,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大学生志愿者当起“小老师”
“我喜欢在这儿写作业,遇到不会做的题有老师教,速度快多了。做完作业,老师还会和我们一起做手工、做游戏、画画,可好玩了。”近日,西夏区正茂社区的党群服务中心的“七彩暑期托管班”里很是热闹,大学生志愿者马静玲正忙着辅导小学生做功课,“七彩暑期托管班”开课以来,这里成了孩子们快乐学习的乐园。小学生、大学生都在这样的温暖互动中获得成长。
为推进大学生志愿者服务基层,正茂社区团支部与宁夏大学支教协会志愿者成员达成合作协议,正茂社区作为支教协会的校外实践活动基地,为40余名大学生提供志愿服务平台,协会在社区开展公益性志愿服务项目,以“幼儿托管+课业辅导+特色课程”一体化的特色教学与管理模式为依托。为辖区青少年提供假期课业辅导、拓展课外知识、丰富假期生活等志愿服务。
马静玲是宁夏大学支教协会志愿者成员的其中之一。今年暑假,马静玲放弃假期出游计划,到正茂社区做起了小学生的“小老师”,30多名小学生围坐在几张长桌前,马静玲和孩子们交流,并给他们精心准备了纸板、彩笔、木棒等工具,手把手教孩子们做手工制作船,很快一个个不同造型的小船就完成了。10岁的涵涵(化名)说,自己上小学四年级,平时在学校也上手工课,但在社区上手工课还是第一次。他非常喜欢做手工,希望以后有更多的机会接触手工。
“暑假里,孩子们有一个好去处,我们家长也放心。”涵涵的妈妈说,以往每到暑假,把孩子一个人放在家里不放心,带去工作的地方又不方便……现在社区有这样的公益课堂,孩子们能学到知识,家长们也更放心。
受到家长和孩子们一致好评的马静玲红着脸说,作为志愿者,能够把专业所学付诸于实践当中,看见孩子们开心的笑脸,感觉所做的志愿服务非常有意义。“来社区为孩子们上课,既能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还可以更多地了解小朋友,对自己而言也是一种锻炼和成长。”马静玲说。
扫一扫 手机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