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务要闻>镇街动态

共享社区里的“母女情”

发布日期:2025-04-17

【打印正文】

字号: [小][大]

“每天早晚窗帘一开一合,就是黄阿姨向我报平安呢。能为她做点力所能及的事,心里也是甜的。”每天早上7点,住在文昌路街道共享社区共享家园的孟志红,来到隔壁单元92岁老人黄淑琴家的窗外一望,心里顿时踏实了。

“阿姨,你起来了?早饭准备咋吃?”孟志红大声问。

“闺女,我没有事儿,不用操心我!”黄淑琴回应着。

黄淑琴是一名独居老人,大儿子一家在外务工,只有小儿媳偶尔来看望老人。作为邻居的孟志红了解到该特殊情况后,便自发抽空照顾黄淑琴,成了黄淑琴的贴心“小女儿”。自家灶台飘香时,孟志红必定会分装出少油少盐的一份送到隔壁;换季温度骤变时,她总是第一时间叮嘱老人添减衣服……孟志红用实际行动温暖着黄淑琴的心。

除了“小女儿”孟志红,共享家园还有另外一个人心里也时刻惦记着黄淑琴。每周二清晨七点,共享家园西区到东区400米的距离,76岁的“大女儿”张淑华总会手提装满新鲜蔬菜的帆布袋按时到达黄淑琴家里。“老姐姐胃不好,得吃清淡的饭菜。”厨房里,张淑华忙活着。

黄淑琴身体不便,张淑华就经常上门为其洗头、剪发、贴药膏;黄淑琴记不清吃药时间,她就把药物分类,并且定期清理过期的药物和食品、保健品;黄淑琴生病,无论多晚她都陪着去看医生……张淑华随身携带的记事本里密密麻麻地记着与黄淑琴有关的大小事项。

“都是街坊邻居,老姐姐的子女不在身边,咱得多关照。我身体不错,也没家务事拖累,就多过来看看她。”张淑华说。

“孟志红和张淑华就是我的两个‘亲闺女’,时时刻刻关心着我,有她们在,我心里特别踏实。”一声问候,两句细语,让黄淑琴倍感欣慰,脸上绽放出幸福的笑容。

多年来,共享社区着力强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于2015年成立了一支由45人组成的“集结号”公益联盟志愿服务队,该服务队以网格化管理为抓手,结合社区实际,为辖区老年群体提供各项贴心的服务。孟志红和张淑华便是其中的两位志愿者。

共享社区党委书记刘丽娟说:“社区将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博爱情怀为指引,持续聚焦孤寡老人等特殊群体的多元需求,以更加丰富多元的形式、持之以恒的常态化行动,打造一系列贴心入微的服务,致力于构建一个充满人文关怀、守望相助的和谐社区。”

扫一扫 手机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