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务要闻>镇街动态

青山巷社区:数字赋能基层治理 “码”上办暖人心

发布日期:2025-05-14

【打印正文】

字号: [小][大]

居民白天忙工作,下午下班回到家,想要反映小区里遇到的问题,可是社区也下班了。如何在居民与社区“作息差”间架起一座桥梁,让居民随时随地有问题找社区?

面对这一问题,西夏区西花园路街道青山巷选择用数字化手段破解“作息差”难题。

青山巷社区党委书记王瑞告诉记者,社区紧邻西夏万达商圈,属于商住综合体社区,辖区居民以年轻人为主,而这也意味着居民智能手机应用率较高。于是,社区决定以此为突破点。社区工作人员通过各个平台广泛寻找意见征集类小程序、APP等,按照“小范围试用、大面积推广”的思路,先后从9款小程序中筛选出一款应用方便、高效的小程序。

“我们将小程序的二维码张贴在辖区人流量密集的万达华宅A、B区出入口、西夏万达警务室门口以及红色港湾驿站四个地点。”王瑞介绍,由于辖区餐饮商户较多,外卖小哥也多,红色港湾驿站是快递小哥主要的休息地。

操作便利,带来的最直接的结果,就是反映问题量的攀升。“以前,居民主要靠网格员入户和来社区这两种方式反映诉求和意见建议,一年我们大约能收到80多条意见建议。从去年10月我们张贴二维码后,不到7个月的时间,就收到了262条意见建议,涉及社区治理、公共设施、环境卫生等多个方面。”青山巷社区党委副书记赵婷婷告诉记者,截至目前,259条意见建议得到解决和回复。剩余两条中,一条已转交相关部门协调解决,另一条正在协商解决办法。

“没想到问题这么快就得到了解决。”提起青山巷社区“码”上办,居民王先生感叹道。西夏万达人流量大,共享电动车的使用量也比较大,导致商圈附近停放的共享单车堵塞了人行道,给过往行人带来了不便。4月份,居民王先生扫描二维码反映了停车不规范导致居民通行困难的问题。青山巷社区党委立即组织核实问题,并上报西夏区综合执法局。后来,青山巷社区、西夏区综合执法局与3家共享单车运营商召开联席会议,共同商讨停车点位的设置,并最终解决了这一问题。

畅通的反映渠道,也让青山巷社区做到了防患于未然。4月中旬,一位外卖小哥在取餐过程中,发现一餐饮商户后厨将天然气管道包裹住了,存在安全隐患。外卖小哥在休息过程中,扫码反映了此事。青山巷社区党委经实地了解后,确认反映情况属实。于是,联系了天然气公司以及商圈管理方,在与商户多次沟通后,商户拆除了天然气管道外的包裹物,消除安全隐患。

王瑞介绍,为了进一步提高办事效率,社区又在探索一款可以对问题进行分类的小程序。应用后,居民所反映的问题可以在线上分类,并直接派遣给相关负责人,从而做到更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扫一扫 手机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