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宁华路街道宁华园社区,一支身着红蓝马甲的“银领办”帮办救助队伍正悄然改变着社会救助的传统模式。他们依托数据共享平台,变“人找政策”为“政策找人”,织就一张“政策追着群众跑”的民生保障网,让温暖精准抵达困难家庭。
宁华园小区低保户张先生出院不久,家门就被“红马甲”敲响。通过医保数据共享,系统自动预警到个人支付6800元医疗费,身着红马甲的专员(干)和志愿者上门为他办理了临时救助金申领,张先生全程“零跑腿”,实现“足不出户”办理。“真没想到,我还没开口,工作人员就带着政策来了!”行动不便的张先生感激地说。专员通过“宁夏救助通”小程序为其提交临时救助申请,帮助他在线填写信息并完成电子授权,经审核,当月6500元临时救助金便直接汇入其账户。
同样感受到温暖的还有残疾人万先生。2025年5月,万先生失业金申领结束,家庭收入骤降,但还需供养上大学和小学的两个女儿。帮办救助队伍通过社保数据比对提前捕捉到这一状况,使用数字民政智慧救助平台迅速核查,及时将万先生纳入低保范围,并同步协助申领残疾人生活补贴。“社区比我们更早想到难处,孩子的学费这下有着落了,”万先生妻子的言语中透着宽慰。
如今在宁华园社区,帮办救助队伍已通过“宁夏救助通”为2户家庭实现救助政策精准匹配,为28户43人享受保障人员进行注册、授权、发放资格认证等。这场从“数据预警”到“救助通上门”的暖心接力,和以数字为梭、乡情为线的服务队伍,正以“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的生动实践,书写社会救助基层暖心画卷。
扫一扫 手机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