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务要闻>镇街动态

书香苑社区:用“银发力量”守护“邻里温度”

发布日期:2025-07-15

【打印正文】

字号: [小][大]

在银川市西夏区书香苑社区,一群平均年龄68岁的老人活跃在服务群众的第一线。他们中既有退休老党员、退伍老兵,也有老教师、老专家,凭借丰富的社会经验和为民服务的热情,组建起社区“解困智囊团”,成为基层治理中一支“有温度的生力军”。

“张阿姨,我家水管爆了,水快漫到客厅了!”7月初的一个深夜,社区老党员张秀梅接到居民朱一玲的求助电话后,立即协调物业维修师傅、社区工作者上门抢修。仅半小时,漏水隐患消除,房间恢复整洁。“远亲不如近邻,有你们真好!”朱一玲拉着张秀梅的手连声道谢。这样的场景,已是“解困智囊团”服务居民的常态。

自2021年成立以来,这支由60余名退休老人组成的队伍累计开展孤寡老人走访慰问140余次,筹集生活物资帮扶困难群体30余次,解决水管维修、邻里纠纷、独居老人照护等急难问题超200件,被居民称为“家门口的及时雨”。

如何将“银发力量”转化为治理实效?书香苑社区党委以党建为纽带,创新探索“居民点单—社区派单—智囊团接单”服务模式。通过“听评会”“板凳会”收集居民需求,整合社区能人特长,形成“需求清单”与“服务清单”精准对接。

社区党委书记孟妍辉介绍,智囊团成员均经过“自荐+举荐+网格深挖”严格筛选,涵盖水电维修、心理咨询、法律咨询等10余类特长。83岁的退役老兵王建国发挥组织能力,牵头成立“老兵调解队”;72岁的退休教师李芳带领“邻里课堂”,为留守儿童提供义务辅导……“老同志经验丰富、威信高,群众更信服。”孟妍辉说。

为破解“如何让服务可持续”的课题,社区建立“双激励”机制:一方面,每季度开展“最美家庭”“社区榜样”评选,通过表彰增强荣誉感;另一方面,推行“低龄服务高龄、在职服务退休”互助模式,吸引更多居民加入服务链。

“被需要是一种幸福!”70岁的智囊团成员赵玉兰感慨。她带领的“夕阳红巡逻队”每日巡查社区安全隐患,已累计排除消防隐患12处。如今,这支队伍从最初的60人扩展到近百人,服务内容从应急帮扶延伸至文化惠民、矛盾调解、社区微更新等多个领域。

“解困智囊团”合影

书香苑社区计划进一步拓展“解困智囊团”外延:设立“能人工作室”,开设技能培训课程;搭建数字化服务平台,实现“线上接单、线下服务”高效联动;联合高校开展“青银结对”,促进代际互助。

“基层治理需要每个人的微光。”孟妍辉表示,社区将持续挖掘“能人富矿”,让“银发力量”与“青春动能”同频共振,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幸福共同体。(宁夏日报记者 杨淑琼/文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扫一扫 手机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