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花园路街道坚持以党建为引领,聚焦新就业群体急难愁盼问题,统筹资源、多点布局、精准服务,扎实推进以红色驿站为基点的友好社区、友好小区、友好商圈联动发展新就业群体“友好城市”建设模式。
街道在青山巷社区“红色港湾 西夏驿站”、梦园社区塞上红色驿站、惠民友好社区、物华兴洲苑友好小区及西夏万达友好商圈等重点区域,设置清晰、醒目、统一的“友好地图”“友好商户”等标识和指引牌,为新就业群体工作提供便利。同时,充分利用宣传栏、电子屏等线上线下平台,广泛宣传“友好城市”建设理念、服务清单、活动信息,展示新就业群体风采。在各服务站点及友好单元内,张贴、摆放与新就业群体有关的政策解读、服务项目、权益保障等宣传资料,方便他们随时取阅、了解最新资讯。
为打造触手可及的服务港湾,街道始终以需求为导向,整合辖区资源,推出系列务实管用的暖心举措。青山巷社区“红色港湾 西夏驿站”、梦园社区塞上红色驿站等地均配备饮水机、微波炉、充电设备、应急药箱等基础服务设施,确保新就业群体渴了能喝水、累了能歇脚、饭凉能加热、没电能充电、小伤能急救。惠民友好社区提供便捷的社区事务咨询、代办服务;物华兴洲苑友好小区优先为符合条件的新就业群体提供租金适宜的租赁房源信息,并营造安全、整洁的小区环境。同时,推出“新新关爱”项目,联合宁夏回族自治区中西医结合医院、社区卫生服务站等开展免费体检、医疗急救等服务。开设“蜂享课堂”,建立了“街事会一站式”劳动纠纷调解机制,全方位维护新就业群体合法权益。
此外,创新积分兑换,激发共建共享的内生动力。积分可在红色驿站及各社区暖“新”驿站兑换物品、服务券、商圈消费折扣券等,提升获得感和实用性。通过积分制度,将新就业群体从服务对象转变为治理伙伴,成为社区的“民情前哨”“流动探头”“公益使者”。志愿队伍隐患随手拍提供治理线索166条,累计解决井盖破损、垃圾堆放、食品安全等事件300余件。
下一步,西花园路街道将继续深化“友好城市”建设内涵,拓展服务半径,优化服务项目,积极举办小哥技能大赛、评选“最美骑手”“治理先锋”等活动,增强群体荣誉感,打造群体交流互动平台,增强归属感,努力为新就业群体创造更加友好、便利、温暖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推动新就业群体党建与服务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扫一扫 手机浏览